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Hyperliquid 是當前 DEX 排行榜上的冠軍 ( 圖 1. ),目前 TVL 達 53 億美元,幾乎是第二名 Jupiter 的兩倍,目前 Hyperliuqid 主打的核心產品以合約交易為主,並運行在 HyperCore 上。
Hyperliquid 主要收入來源是依靠合約交易,其次是現貨交易的來源。
在現貨板塊,由 Unit 為首,作為 Hyperlqiuid 的資產代幣化層, Unit 可以無縫支援資產提領與存入,並且在短短一週的時間 TVL 增加 1600 萬美元,並且巨鯨也透過 Unit 轉倉存入 ETH ( 金額達 1.0835 億美元 )
今天就讓筆者,帶各位了解這個潛伏在 Hyperliquid 生態已久,並且被巨鯨看上的現貨平台 Unit 是什麼來頭吧!
圖 1.
Source:Perpetual Pulse | Perp Dex Rankings
為什麼要有 Unit?
什麼是 Unit?
團隊成員
為何現貨會讓 Unit 被受重視
Unit 將透過 HIP - 3 上鏈指數型資產
使用方式
總結
其實 Unit 早在 2024 年就已經出現在 Hyperliquid 上,隨著 Hyperliquid 的熱度逐漸上升,再到 James Wynn 這個行動廣告在 Hyperliquid 大手筆開單,讓 Hyperliquid 的關注度也熱絡起來,幣價逐步攀升,撰文當下 $HYPE 45 美元 / 顆 。
然而一家交易所要拓展市佔,尤其是 DEX 除了合約交易的提供,現貨也是一大重點,在收入上也需要更多元化,而 Unit 就扮演關鍵角色。
Unit 主要是讓用戶可以直接將 BTC 、 ETH 、SOL 等加密貨幣無縫銜接到 Hyperliquid ,讓資產可以直接提領到原生的區塊鏈。
這讓 Hyperliquid 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讓期現貨整合在同一平台,滿足雙方客群需求,減少操作複雜度
支援更多的原生鏈現貨
交叉保證金,提高資本效率
現貨對沖衍生品風險
上述提到 Unit 是 Hyperliquid 的資產代幣化層,讓 BTC 、 ETH 、 SOL 成為原生資產的樣貌,看似是只是一個存款與提款的平台,但背後有一項重要的核心架構 — Guardians 在支撐這一切的現貨交易。
Guardians 是負責運作 Unit 軟體的獨立營運層,負責的部分涵蓋驗證、存款、提領、系統安全,接下來逐步解析 Guardian 的各項機制。
首先是每個 Guardian 各自獨立計算款項是否是真實入帳,而非依靠單一的訊息源頭,在駭客攻擊與數據錯誤時,得以即時檢查出問題。
TSS ( Threshold Signature Scheme ) 多簽機制,將金鑰拆成多個碎片,沒有任何一個 Guardian 可以單獨簽名完成交易,並且需要達到 ⅗ 的同意才會放行,就算駭客將某個 Guardians 攻陷,也無法動用內部的資金。
最重要的是 “ 中斷機制 ” ,如果有任何的 Guardian 偵測到異常活動時,操作會被暫停,直到該問題處理完成。
並且在監控機制上,設有三道防線:與 OFAC ( 美國資產管制中心 ) 黑名單比對、限制部分地區的 IP 、VPN 偵測功能,雖然 Unit 是一項去中心化的 Dapp ,但因應未來監管的需求與吸引更多巨鯨進駐,所以 Unit 還是有設立一定的篩選機制,以防有過多的灰色地帶,讓用戶可以更放心參與。
參考資料:https://www.blocmates.com/articles/unit-the-asset-tokenization-layer-on-hyperliquid
Unit 主要成員是 Shoku ( 圖 2. ) ,他是知名的圈內教父級人物與 NFT 收藏家。
在投資領域的眼光獨具慧眼,曾投資過許多知名 DeFi 項目:
Ethena
Monad
Berachain
Ambient
Shogun
Munchables
從這些投資經歷,可以看出 Shoku 對於項目的判斷眼光獨到,因此外界也相信 Shoku 所帶領的 Unit 肯定會引領 Hyperliquid 的現貨交易走向巔峰。
值得留意的一點, Shoku 並非 Hyperliquid 團隊成員,所以 Unit 並非 Hyperliquid 團隊所建構,為什麼要交給團隊外的人士來操刀,這樣利潤不就被分走了 ?
利潤確實會被分走,但別忘記 Hyperliquid 團隊只有 10 幾人,要負責核心機制 HyperCore ,以及今年小有爭議的 HyperEVM ,如果在經營現貨板塊,團隊會分身乏術。
再來是 Hyperliquid 在 DEX 的競爭對手,就有十幾個,像是老牌的 Jupiter 、 即將 TGE 的 Hyperliquid 殺手 — Lighter ,要對付這些競爭對手,就足以讓團隊忙得焦頭爛額。
如果再創建一項現貨板塊,雖然可以自己吃到利潤,但也要再面對更多激烈競爭,反而分散精力。
圖 2.
Unit Project Introduction, Team, Financing and News_RootData
對交易所而言,要獲取巨額收入,必須透過龐大的交易量才可帶動手續費收入增長,而龐大的交易量時常是透過巨鯨或是機構級人士進駐帶來。
這些專業交易者、投資人,最看重的就是流動性、成交量、訂單簿深度,如果因訂單簿深度不夠,大額掛單將會產生滑點,使得成本上升,讓交易者處於極為不利的狀態。
這也是 DEX 長期無法主導加密市場的其中一項原因,但 Hyperliquid 的出現改變這一切。
8 / 24 日 Unit 的現貨 $BTC 交易量在 Hyperliquid 的成交量相當於 ( 圖 3. ):
Binance : 25 %
Bybit :120 %
OKX : 230 %
Bitget : 190 %
圖 3.
雖然目前的交易量相比 CEX 龍頭 Binance 還有一大段距離,但是相比其他知名交易所 Bybit 、 OKX 、 Coinbase 等中心化交易所來看,差距有逐漸拉開。
從上述也得知 Unit 未來潛力有多麼巨大,更關鍵的是現貨產生的收入會被用來進行 $HYPE 回購:
目前手續費收入累積 267 萬美元 ( 圖 4. ) ,有 98 % 收入會被用來進行 HYPE 回購 ( 約 261 萬美元 ) 依照 HYPE 45.23 / 美元,約可購買 59000 顆 HYPE ,相比現在的 46.4 萬顆,約佔 12 % ,短短半年累積的手續費收入,就足以回購並銷毀接近已銷毀量的 12 % 體量,未來 Unit 若能夠支援更多幣種,將讓 Hyperliquid 的正向飛輪效應更加顯著 。
圖 4.
https://defillama.com/protocol/unit
依據 @DanMax_hl
的一則推文指出, Unit 透過 HIP - 3 發行 XYZ 500 ( 圖 5. ) ,並且對標一個可交易標的,最高可開到 20 倍槓桿。
以 XYZ 500 這種命名方式呈現,形似 SPX 500 的命名方式,表示 Hyperliquid 在未來不久將可能支持指數型商品的合約,不在只有加密貨幣。
連 TradFi 金融商品都將進駐 Hyperliquid ,這讓 Hyperliquid 與 HYPE 的幣價將再次帶來許多想像空間。
圖 5.
https://x.com/DanMax_hl/status/1958498794556846473
存款使用說明:
連接 MetaMask
在 Deposit 地方選擇要存入的幣種,目前共支援 7 種
圖 6.
存款時會出現一個由 Guardian 生成的存款地址,該地址與 Hyperliquid 帳號綁定不會進行變更 ( 需注意:存款時要確定最小金額,否則代幣會無法出現在帳好內 )
將要存入的代幣,轉到該地址後,即可完成
提領:
連接錢包,選擇 Withdraw ,選擇要提領幣種
輸入要存入地址、數量
簽署後確認提款,即可完成
Unit 操作上看似簡單,沒什麼技術含量,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之所以可以如此簡單,是因為背後有一群高超的技術團隊,將安全、成交量、流動性深度等,打造的近乎完美,才讓用戶可以體驗到如此簡潔流暢的介面。
更關鍵的是 Unit 的設計理念讓你在平常看不出技術含量,但在出事、被駭客攻擊時,才讓你注意到原來背後有一套系統在默默的支持整個流程。
Jing
用代幣與股票看世界,當個股幣衝浪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