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手教學

投資理財

區塊百科

賽道專題

幣種分析

優惠福利

市場週報

活動優惠搜尋

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web3 community

加入每日幣研 Telegram 群組,即時掌握幣圈最新資訊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PolitiFi
    BTC
    Meme 迷因幣
    AI
    DeFi
    DePIN

      Web3 產品到底是什麼?跟我們一般熟知的軟體產品差在哪?

      作者投稿

      2022/10/03

      作者:尚報 Seanpost

      Web3 已成為當今最受關注的概念之一。「加密貨幣」、「NFT」、「DeFi」等辭彙除了在一群區塊鏈的宅宅之中,也逐漸出現在主流媒體當中。儘管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還是不太懂這些詞彙代表著什麼。又或是他們會固執地認為 Web3 只是另一個會泡沫化的炒作。

      但是,我現在就身處在行業裡,我認為 Web3 的價值是非常高的!

      Web3 技術是一個分水嶺,就像網際網路的普及一樣,無論是傳統企業、區塊鏈企業、金融業等,都會即將面臨 Web3 的變革,並且踏上採用創新的道路,或許不會再幾年內發生,但一定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逐漸發酵。

      作為一個行業的產品經理,這篇文章就主要要闡述 Web3 到底是什麼?Web3 的產品又跟以往的數位產品有何差異?

      Web1, Web2, Web3 的產品差異

      要知道一個人是不是在 bullshit,要從他有沒有辦法解釋每一個簡單的名詞開始。Web3 在許多媒體的語境中已經逐漸變成一個大家似懂非懂的 buzzword,因此我們如果需要理解 Web3 產品如何運作,還需從 Web1 ~ Web3 的演進開始說起。

      Web1 – 資訊暢行無阻

      Web1 的特色就是基本上讓用戶「讀」。

      自 80 年代以來,網際網路已經正式存在,但一直到 90 年代為止,大部分的網路內容都還是靜態的網頁內容。這個階段的資訊流通,主要是剛開始從印刷媒體轉向網路,主導內容創作的是專業作家、記者和記者。人們上網是為了「讀」。

      儘管已經有了網路這麼便利的工具,此時人們的行為也只是逐漸把圖書館、報章雜誌、電視等等的資訊取得逐漸轉移到網路上。與傳統媒體相比,初期網路審查較少,也因此當初人們會質疑快速增長的網路資訊的可信度。(是該質疑沒錯!)

      此時的網路與數位產品都還沒有更多的應用場景。

      Web2 – 資訊的民主化

      Web2 的特色就是基本上讓用戶可以參與「寫」、「創作」,也可以說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網路樣態。

      資訊大量在網路上被創造出來後,由 Tim O’Reilly 創造的 Web2 受到伺服器升級、開發技術的進步、和更快的網路速度的推動,讓 Web 的互動性與應用性變得更加進階,也讓資訊的書寫權力普及到個人,從此資訊與媒體的傳播,不僅僅專業的出版社或是新聞而已了,每個人都能夠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甚至有時候像新聞之類的媒體專業性還反而變得更差。

      Web2 浪潮的主導者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巨頭們 – MAANG,更高的互動性讓每個人同時成為內容創造者和消費者,例如出版付費電子報、在拍賣網站上賣東西等等…

      看起來網路與數位產品到 Web2 都很美好,那麼這階段有什麼題呢?

      Web2 的問題

      • 巨頭的內容壟斷:例如,用戶在社交媒體(像是 Facebook )上不斷發表貼文,然後平台卻能夠出售你的個人數據或是行為分析來產生可觀的收入。因為這些「中心化公司」對用戶數據和所有用戶生成的內容擁有所有權。

      • 內容審查與社會操弄:整體上,內容審查在 Web2 中有所提升,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平台的管理辦法。儘管用戶在平台既是供應商又是消費者,你的內容合不合適繼續存在,或是被禁止,往往是平台說的算。像過去幾年,台灣人常在 Facebook 講一些不利中國的政治言論,就會被莫名其妙地禁言(俗稱:被祖,不知道是祖克柏的祖還是祖國的祖)。又或是不當的假消息假新聞,常常會影響政治選舉等等,都是現在中心化機制難解的問題,即便平台有特別編製的審查小組,又有誰能確定他們真的有能力判斷訊息的好壞與真假?

      Web3 – 用戶、內容所有權、與數位資產的綁定

      所有權是 Web3 的最大特點之一——用戶對其內容、數據和資產擁有完全的所有權。

      與從 Web1 到 Web2 的轉變一樣,從 Web2 到 Web3 的轉變主要是由於基礎技術的進步,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讓基礎架構上的數據無法被變更、控制,也因此沒有審查,數據丟失的風險也更小。此外,這些資料庫由對等網路中的節點共同管理,代表區塊鏈不會被任何人單方面控制。對比 Web2 中,公司的資料庫完全是完全被控制的。

      用戶存取資料的方式,不再是只透過帳號密碼,而是錢包地址。開設一個加密錢包(像 MetaMask),就能連接到去中心化應用,以便進行交互和進行交易。

      此時用戶更能夠直接控制自己的內容,因為區塊鏈的資料儲存會直接顯示這個內容是由該用戶直接創造的,該內容的產權也更容易與數位資產綁定。

      Web3 未來暢想

      我們可以想像,一名用戶綁定自己的加密錢包,在平台上發表內容,並可以直接把內容進行販售或是與他人互動,整個過程都是去中心化的。

      甚至因為去中心化的資料儲存,幾乎就像描述元宇宙一樣,不同的平台可以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流動的空間,一個人的身份可以保持不變,不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創建一個帳號,就能享有內容的流動,用戶能夠自己決定是否要共享內容。

      而平台的治理與開發也不會是中心化的公司去統一決策,而是更加以用戶為中心。用戶能夠用自己在平台的數位資產參與治理與投票。

      Web 1 – Web3 演變小結

      圖片出處

      用這張圖基本上可以很好地說明與總結 Web1 – Web3 的演變:

      • Web1 資訊暢行無阻:基本上只有讀,有限的互動性

      • Web2 資訊的民主化:用戶可以參與創作,社交與網路巨頭開始壟斷內容

      • Web3 用戶、內容所有權、與數位資產的綁定:用戶透過自己的數位資產主動參與平台、內容的治理

      Web3 產品解析

      解釋完了 Web1 至 Web3 的演變,以及 Web3 的底層邏輯,或許還是有點抽象,因為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與用戶主動性的典範與你可能熟知的 Web2 產品有非常大的不同。

      以下為了說明,我將比較 Web2 和 Web3 中的類似產品,並 Highlight 出它們的區別:

      Medium(Web2 產品)

      Medium 是一個部落格寫作平台,允許人們發布他們的作品,提供流暢的閱讀體驗。並且也提供訂閱方案讓作者可以從中獲利。

      Mirror(Web3 產品)

      Mirror 是運行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Mirror 跟 Medium 所提供的功能很像,它讓用戶可以發布文章並建立社群。

      兩者的關鍵差異

      1. 資料庫管理:

        • Medium 擁有用於管理應用程序數據的專用資料庫

        • Mirror 使用基於區塊鏈的資料庫存儲,數據都在區塊節點上,無人能任意更改

      2. 程式所有權:

        • Medium 的代碼只有公司團隊能夠存取更改,是封閉的系統

        • Mirror 的代碼和應用程式邏輯包含在智能合約中,發佈在區塊鏈上並可供公眾自行運用(不是說任何人都可以去改 Mirror,而是開發者可以參考與取用 Mirror 代碼去做一些額外的事情,例如開發插件)

      3. 用戶的資產控制:

        • Medium 上的文章不能在平台外使用。如果 Medium 刪除了您的帳戶或內容,對用戶來說則完全沒有任何恢復手段

        • Mirror 上沒有人可以任意刪除你的內容,而且 Mirror 上的的內容被上傳到去中心化的網路,因此即使 Mirror 出現故障,資料仍存在。Mirror 甚至允許用戶將文章變成 NFT,讓他們可以在平台外出售,用戶也能直接在自己的錢包獲得出售的收益

      4. 使用用戶數據:

        • Medium 等 Web2 公司存儲和分析用戶數據以迭代產品或行銷。例如,Medium 可能會收集用戶閱讀習慣與模式來進行內容推薦

        • Mirror 不會直接去收集用戶數據,因為數據儲存在區塊鏈上。或許可以直接對鏈上數據進行分析。而且 Web3 產品不需要用戶用提供個人資訊,而是只要連接加密錢包就能使用。

      5. 綁定數位資產:

        • 要使用 Medium,你只需要向他們申請一個帳號。如果要接收創作獎勵,需要額外整合傳統金融系統

        • 像 Mirror 這樣的 Web3 產品需要加密錢包和代幣。早期 Mirror 甚至要求用戶購買 $WRITE 代幣才能開始在平台上發布。不過因為在平台上寫作,用戶也同樣可以直接接收加密資產

      6. 用戶治理權

        • 成為 Medium 用戶僅是讓你可以使用功能,實際上你是 Medium 上的產品。如 #4 描述,你的個人數據可以成為該公司商業用途的重要資訊

        • 在像 Mirror 這樣的 Web3 產品中,購買 $WRITE 代幣會讓你成為 Mirror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 的成員。你不僅可以對平台主要的協議決策進行投票,還可以發起提案。因為你擁有的代幣就像是對這個平台的產權

      Web3 產品展望

      寫在最後,Web3 概念與數位產品仍然處於早期階段,即便像 Mirror 這樣的產品有著一些內容擁有權上的創新,相信其用戶數跟 Medium 相比仍只是一小撮而已。

      整個 Web3 行業的長期表現取決於各式產品與項目的普及速度。而我相信科技的進步更多時候是堆疊,而非跳躍的。

      就像 Web1 進入到 Web2 的時候也十分虛無縹緲,但經歷了 2000 年的 .com 泡沫後也才有今天的 MAANG。這些百花繚亂的網路創新,或許在 10 年後能夠生存下來的公司或服務又會與今日大相庭徑,也因此預測未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尤其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技術發展與政策監管都還非常初期,如同我們在 Web2 可預見的發展一樣,絕大多數我們現在討論或關注的的產品和服務、商業模式都會在泡沫破碎中死掉,然後才會有更加成熟的產品浴火重生、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冒出。

      創新的另一面有可能是更多的失敗,唱衰的的人說會說 Web3 只是概念的炒作,是投資機構吹出的資本泡沫,更是一小群加密愛好者的狂歡派對而已。然而我更傾向它是未來,是不亞於網路誕生的一次技術革命,並期待它創造新的產品迭代,或許很快我們就能看到更多 Web3 的產品應用走入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了。


      主要參考資料

      【MMPodcast】大師列車特輯 ft.Wayne|從 Web 3 到美元霸權

      Blockchain Facts: What Is It, How It Works, and How It Can Be Used

      A Guide To Web 3.0 For Businesses

      作者投稿

      Web1, Web2, Web3 的產品差異

      每日幣研 市場週報

      每週兩則電子報,全方位從總體經濟、鏈上數據、融資近況、項目動向快速解讀加密貨幣市場

      訂閱週報

      logo

      首頁

      全部文章關於我們聯絡我們網站聲明 隱私權政策

      HK

      TW

      ©台灣每日幣研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