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作者:尚報 Seanpost
Web3 已成為當今最受關注的概念之一。「加密貨幣」、「NFT」、「DeFi」等辭彙除了在一群區塊鏈的宅宅之中,也逐漸出現在主流媒體當中。儘管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還是不太懂這些詞彙代表著什麼。又或是他們會固執地認為 Web3 只是另一個會泡沫化的炒作。
但是,我現在就身處在行業裡,我認為 Web3 的價值是非常高的!
Web3 技術是一個分水嶺,就像網際網路的普及一樣,無論是傳統企業、區塊鏈企業、金融業等,都會即將面臨 Web3 的變革,並且踏上採用創新的道路,或許不會再幾年內發生,但一定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逐漸發酵。
作為一個行業的產品經理,這篇文章就主要要闡述 Web3 到底是什麼?Web3 的產品又跟以往的數位產品有何差異?
要知道一個人是不是在 bullshit,要從他有沒有辦法解釋每一個簡單的名詞開始。Web3 在許多媒體的語境中已經逐漸變成一個大家似懂非懂的 buzzword,因此我們如果需要理解 Web3 產品如何運作,還需從 Web1 ~ Web3 的演進開始說起。
Web1 的特色就是基本上讓用戶「讀」。
自 80 年代以來,網際網路已經正式存在,但一直到 90 年代為止,大部分的網路內容都還是靜態的網頁內容。這個階段的資訊流通,主要是剛開始從印刷媒體轉向網路,主導內容創作的是專業作家、記者和記者。人們上網是為了「讀」。
儘管已經有了網路這麼便利的工具,此時人們的行為也只是逐漸把圖書館、報章雜誌、電視等等的資訊取得逐漸轉移到網路上。與傳統媒體相比,初期網路審查較少,也因此當初人們會質疑快速增長的網路資訊的可信度。(是該質疑沒錯!)
此時的網路與數位產品都還沒有更多的應用場景。
Web2 的特色就是基本上讓用戶可以參與「寫」、「創作」,也可以說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網路樣態。
資訊大量在網路上被創造出來後,由 Tim O’Reilly 創造的 Web2 受到伺服器升級、開發技術的進步、和更快的網路速度的推動,讓 Web 的互動性與應用性變得更加進階,也讓資訊的書寫權力普及到個人,從此資訊與媒體的傳播,不僅僅專業的出版社或是新聞而已了,每個人都能夠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甚至有時候像新聞之類的媒體專業性還反而變得更差。
Web2 浪潮的主導者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巨頭們 – MAANG,更高的互動性讓每個人同時成為內容創造者和消費者,例如出版付費電子報、在拍賣網站上賣東西等等…
看起來網路與數位產品到 Web2 都很美好,那麼這階段有什麼題呢?
巨頭的內容壟斷:例如,用戶在社交媒體(像是 Facebook )上不斷發表貼文,然後平台卻能夠出售你的個人數據或是行為分析來產生可觀的收入。因為這些「中心化公司」對用戶數據和所有用戶生成的內容擁有所有權。
內容審查與社會操弄:整體上,內容審查在 Web2 中有所提升,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平台的管理辦法。儘管用戶在平台既是供應商又是消費者,你的內容合不合適繼續存在,或是被禁止,往往是平台說的算。像過去幾年,台灣人常在 Facebook 講一些不利中國的政治言論,就會被莫名其妙地禁言(俗稱:被祖,不知道是祖克柏的祖還是祖國的祖)。又或是不當的假消息假新聞,常常會影響政治選舉等等,都是現在中心化機制難解的問題,即便平台有特別編製的審查小組,又有誰能確定他們真的有能力判斷訊息的好壞與真假?
所有權是 Web3 的最大特點之一——用戶對其內容、數據和資產擁有完全的所有權。
與從 Web1 到 Web2 的轉變一樣,從 Web2 到 Web3 的轉變主要是由於基礎技術的進步,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讓基礎架構上的數據無法被變更、控制,也因此沒有審查,數據丟失的風險也更小。此外,這些資料庫由對等網路中的節點共同管理,代表區塊鏈不會被任何人單方面控制。對比 Web2 中,公司的資料庫完全是完全被控制的。
用戶存取資料的方式,不再是只透過帳號密碼,而是錢包地址。開設一個加密錢包(像 MetaMask),就能連接到去中心化應用,以便進行交互和進行交易。
此時用戶更能夠直接控制自己的內容,因為區塊鏈的資料儲存會直接顯示這個內容是由該用戶直接創造的,該內容的產權也更容易與數位資產綁定。
我們可以想像,一名用戶綁定自己的加密錢包,在平台上發表內容,並可以直接把內容進行販售或是與他人互動,整個過程都是去中心化的。
甚至因為去中心化的資料儲存,幾乎就像描述元宇宙一樣,不同的平台可以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流動的空間,一個人的身份可以保持不變,不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創建一個帳號,就能享有內容的流動,用戶能夠自己決定是否要共享內容。
而平台的治理與開發也不會是中心化的公司去統一決策,而是更加以用戶為中心。用戶能夠用自己在平台的數位資產參與治理與投票。
(圖片出處)
用這張圖基本上可以很好地說明與總結 Web1 – Web3 的演變:
Web1 資訊暢行無阻:基本上只有讀,有限的互動性
Web2 資訊的民主化:用戶可以參與創作,社交與網路巨頭開始壟斷內容
Web3 用戶、內容所有權、與數位資產的綁定:用戶透過自己的數位資產主動參與平台、內容的治理
解釋完了 Web1 至 Web3 的演變,以及 Web3 的底層邏輯,或許還是有點抽象,因為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與用戶主動性的典範與你可能熟知的 Web2 產品有非常大的不同。
以下為了說明,我將比較 Web2 和 Web3 中的類似產品,並 Highlight 出它們的區別:
Medium 是一個部落格寫作平台,允許人們發布他們的作品,提供流暢的閱讀體驗。並且也提供訂閱方案讓作者可以從中獲利。
Mirror 是運行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Mirror 跟 Medium 所提供的功能很像,它讓用戶可以發布文章並建立社群。
資料庫管理:
Medium 擁有用於管理應用程序數據的專用資料庫
Mirror 使用基於區塊鏈的資料庫存儲,數據都在區塊節點上,無人能任意更改
程式所有權:
Medium 的代碼只有公司團隊能夠存取更改,是封閉的系統
Mirror 的代碼和應用程式邏輯包含在智能合約中,發佈在區塊鏈上並可供公眾自行運用(不是說任何人都可以去改 Mirror,而是開發者可以參考與取用 Mirror 代碼去做一些額外的事情,例如開發插件)
用戶的資產控制:
Medium 上的文章不能在平台外使用。如果 Medium 刪除了您的帳戶或內容,對用戶來說則完全沒有任何恢復手段
Mirror 上沒有人可以任意刪除你的內容,而且 Mirror 上的的內容被上傳到去中心化的網路,因此即使 Mirror 出現故障,資料仍存在。Mirror 甚至允許用戶將文章變成 NFT,讓他們可以在平台外出售,用戶也能直接在自己的錢包獲得出售的收益
使用用戶數據:
Medium 等 Web2 公司存儲和分析用戶數據以迭代產品或行銷。例如,Medium 可能會收集用戶閱讀習慣與模式來進行內容推薦
Mirror 不會直接去收集用戶數據,因為數據儲存在區塊鏈上。或許可以直接對鏈上數據進行分析。而且 Web3 產品不需要用戶用提供個人資訊,而是只要連接加密錢包就能使用。
綁定數位資產:
要使用 Medium,你只需要向他們申請一個帳號。如果要接收創作獎勵,需要額外整合傳統金融系統
像 Mirror 這樣的 Web3 產品需要加密錢包和代幣。早期 Mirror 甚至要求用戶購買 $WRITE 代幣才能開始在平台上發布。不過因為在平台上寫作,用戶也同樣可以直接接收加密資產
用戶治理權
成為 Medium 用戶僅是讓你可以使用功能,實際上你是 Medium 上的產品。如 #4 描述,你的個人數據可以成為該公司商業用途的重要資訊
在像 Mirror 這樣的 Web3 產品中,購買 $WRITE 代幣會讓你成為 Mirror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 的成員。你不僅可以對平台主要的協議決策進行投票,還可以發起提案。因為你擁有的代幣就像是對這個平台的產權
寫在最後,Web3 概念與數位產品仍然處於早期階段,即便像 Mirror 這樣的產品有著一些內容擁有權上的創新,相信其用戶數跟 Medium 相比仍只是一小撮而已。
整個 Web3 行業的長期表現取決於各式產品與項目的普及速度。而我相信科技的進步更多時候是堆疊,而非跳躍的。
就像 Web1 進入到 Web2 的時候也十分虛無縹緲,但經歷了 2000 年的 .com 泡沫後也才有今天的 MAANG。這些百花繚亂的網路創新,或許在 10 年後能夠生存下來的公司或服務又會與今日大相庭徑,也因此預測未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尤其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技術發展與政策監管都還非常初期,如同我們在 Web2 可預見的發展一樣,絕大多數我們現在討論或關注的的產品和服務、商業模式都會在泡沫破碎中死掉,然後才會有更加成熟的產品浴火重生、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冒出。
創新的另一面有可能是更多的失敗,唱衰的的人說會說 Web3 只是概念的炒作,是投資機構吹出的資本泡沫,更是一小群加密愛好者的狂歡派對而已。然而我更傾向它是未來,是不亞於網路誕生的一次技術革命,並期待它創造新的產品迭代,或許很快我們就能看到更多 Web3 的產品應用走入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了。
主要參考資料
【MMPodcast】大師列車特輯 ft.Wayne|從 Web 3 到美元霸權
Blockchain Facts: What Is It, How It Works, and How It Can Be Used
作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