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本篇文章特別感謝幣研大使 Charles、Daniel 提供延伸資訊
DID(DecentralizedIdentity)去中心化數位身分一詞,象徵著:自主擁有的數位身分,有限度的開放數據的外部採用,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及便利性。
隨著 web 3 世界漸漸成形,在過去幾十年來人們傾向透過無數組帳號密碼、帳戶中不屬於自己的數字來向不同的實體、機構證明自己的身份,人們的價值似乎也是由科技巨頭所掌控,資訊雜且零散使得人們一直都難於管理自己的身份數字,少了單一機構的認可我們可能什麼都不是。
DID 出現於 web3 的浪潮中,人們於日常生活中所擁有的價值將更易於掌握於手中,用戶間傳遞的資訊、個人創作的內容不再被巨頭給壟斷,淪為商業世界中巨頭談判之間的籌碼。
從 web 1 演變到 web 3,世界演變的重心從資訊、社交回歸於人本身,DID 的技術讓用戶可以「實際掌握有關個人的相關資訊」、「跨組織、跨國界的資訊整合」,而當保護資訊、隱私的口號當道,大家所倡議的「資訊安全」,也將逐漸被重視。
DID 是一項基礎設施,是一個新的典範轉移,圍繞著新的標準、新的技術所打造成的新的網路生態,未來隨著 DID 的廣泛採用,個人數據不會被鎖定在單一的生態系或是單一實體中,DID 將為互聯網的經濟活動帶來新的價值。
以太坊域名系統(ENS, Ethereum Name Service)的出現已經做了最好的示範,人們轉帳無需記下冗長、經過加密後的公鑰地址,只需要輸入代表個人的數位 ID 便可以簡單在幾秒之間完成轉帳,代表個人身份的錢包中存有自身百分之百掌握的數位資產,同時也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間發表相關言論、進行社交,無需經過多平台的登入,一鍵連接你的錢包就能完全掌握一個代表自己的數位身分,就能徜徉於 Web 3 世界。
source:Amber Group
更多的團隊近年基於如何為個人打造數位身分而開發不同產品,雖然目前仍然處於十分荒蕪的早期發展階段,筆者認為多數人對於如何掌握自己的數位身份缺乏相應的知識以及動機,但我們依然能看見有非常多優秀的團隊於此一賽道中奮鬥。
DegenScore 算是在 DID 賽道當中一個非常早期的團隊,就像你的 web3 Linkedin 一樣,我們傾向透過以往的成就、經歷打造自己的社交履歷,讓別人能夠一眼看出我們的強項、個人於職場的定位在哪,便於求職之路基礎的打造。
Degen Score 很純粹,想讓鏈上用戶知道我們到底在 web3 世界當中經歷了什麼,以往滿多 DeFi 專案甚至會直接透過 DegenScore 的分數,參照過去我們在鏈上的活躍程度判斷是否給予早期測試或是空投資格。透過這樣的方式,項目方可以更直接地找到自己想要接觸的鏈上用戶,而不是產品開發出來後,大海撈針的在網路中作推廣,而不只是進行所謂的「無限補貼戰」。
Rabbithole 同樣是針對個人的鏈上經歷、數位身分所打造,筆者認為團隊的厲害之處在於將「遊戲化」與「數位身分打造」作巧妙的結合,創始人是 Dapper Labs 前產品經理 Brian Flynn,將「數位經歷」、「特定成就」以 NFT 的形式融合「蒐集」、「經驗值累積」等元素,讓用戶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知不覺更熟悉各式各樣的 DeFi 協議,並可以同步累積代幣收益作為獎賞。
Cyber Connect 想要透過鏈上經歷打造自己的鏈上個人檔案(profile),我們可以將 Cyber Connect 綁定於自己的社交帳號,透過鏈上足跡一步一步完整自己的數位身分樣貌,Cyberconnect 的特點在於社交圖譜的打造,你可以透過平台簡單透過 ENS 追蹤幣圈中富有影響力的人物、項目方,進一步了解他們所擁有的數位資產、交易蹤跡、他們的追隨者等。
目前已經上線 Ethereum、Solana 版本,超過百萬用戶,Cyberconnect 正在持續擴張他們於 Web 3 世界的影響力。
Project Galaxy Project Galaxy 想要打造全球最大的 Web 3 憑證資料網路,透過連接自身的 “OATs” (鏈上成就代幣,On-chain Achievement Token) 和合作團隊的社群,創造更好的行銷效果,同時提高用戶的使用、留存率。
Project Galaxy 以打造用戶的社交圖譜為聚焦,Project Galaxy 改變了以往團隊與用戶的互動方式,透過有趣的獎勵方式,獲取到更多的市場用戶,現今合作超過300個團隊,創建超過2000個行銷活動。
Project Galaxy 尤其以先前小女孩活動的系列 NFT 最受關注,至今為止已發出超過百萬份 OAT,不僅能讓用戶單純追蹤不同項目,也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操作(如與 Odyssy Arbitrum 的合作),成功的讓一系列於 Layer 2 之一 Arbitrum 上的項目曝光度有所提升,讓大家在操作熟悉的過程中加入了遊戲化的元素,鼓勵更多人參與區塊鏈生態。
Lens Protocol 最為人知曉的一點為,它是一個由大型藍籌 DeFi 項目 Aave 的創辦人 Stani Kulechov (他目前也直接把 twitter handle 直接改為後綴為 lens 的 stani.lens )所打造的社交底層協議,任何開發者都可以基於該協議來建立屬於自己的應用,讓用戶擁有屬於自己並且開放的社交圖譜,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其實是從 3 - 4 年前就有許多人在做的一個題目,但是 Lens Protocol 透過將產品轉為底層協議的方式,告訴我們這次將有所不同。
Lens Protocol 想要改善現今不同社交平台所形成社交數據孤島的現狀,主打社交領域,把內容主導權交回社群用戶,於其中打造新的內容交互方式,由此誕生出新的商業模式,特別的是,因為 Lens Protocol 本身是底層協議,本身能透過獎勵的方式激勵更多開發者基於 Lens 發展出更多元的社交應用,用戶在平台中發佈 NFT 後的交易版稅,應用開發者也可以抽成等。
Lens Protocol 也於七月時傳出好消息,於主網上線 Polygon 網路一個月之後,平台用戶已經能透過 Lens Protocl 賺取超過12.5萬美元的收益。
Bright ID 致力於數位身分的建立,為防止人們想透過創建更多的鏈上錢包作假數位身份,你必須要真的透過 Bright ID 執行 KYC 的動作,才能夠完成自己數位身分的建立,但在過程中你完全不需要提供現實世界任何更隱私的個人資訊如身分證、護照、駕照等。同時,完成之前還必須透過,認識的朋友驗證身份的真偽,系統檢測通過後才算是成功。
Bright ID 發展至今可以說是意外成功,有非常多 DID 領域中的團隊都與他們合作,像是此篇文章所提到的 Rabbithole、以太坊生態眾籌平台 Gitcoin 等,如果在這些平台上綁定你的 Bright ID,都將可以獲得特定的分數加成,讓你在 web3 的世界中更加如虎添翼。
使用者完全地擁有自己的身份紀錄這件事也意味著,個人的數位資訊保存至關重要,從加密貨幣市場的逐漸普及我們也能夠了解一件事,「去中心化鏈上資產妥善保存」在實踐上是非常困難的事,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先具備好的資安知識,這一個概念現階段並不適合所有人。區塊鏈技術的問世,web 3 浪潮的出現,也正好給了 DID 一個非常好的技術實現用例,鏈上數位身份所帶來的市場經濟何時成熟無從得知,不過如此的轉變對於未來將會引起的技術變革是令人期待的。
用戶進入到了 web3 的世界,在 web3 媒體上發表內容、進行社交,經由具備社交圖譜(Social Graph)概念的協議、工具與來自 web3 世界的其他人互動建立連結,慢慢打造個人的數位身分,這一連串的動作看似複雜但將會趨於自然。
因為這些行為並不僅限於被人們定類為「web3、social graph」的內容而已,包含「DeFi」、「GameFi」、「NFT」、「音樂經濟」、「內容」等範疇,協議間人們的互動社交會再集結成更大的社交圖譜,讓自身的去中心化身份更加完整,層層相扣,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能夠動態累積數位身分,這一個模式是目前難以想像的,但是在未來將會變得如此自然。
圖下或許可以明顯表達出未來用戶在 web3 世界的互動以及 DID 於其中的重要性,
每日幣研大使 Daniel 製圖
從 DID 衍伸而成, Vitalik 推崇的「SBT - SoulBound Token」便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新賽道,他於今年五月所發表的 《去中心化社會:尋找 Web3 的靈魂》提到了代表「靈魂」的承諾、憑證和關係的不可轉讓「靈魂綁定代幣」(Soulbound tokens,SBT),圍繞著 SBT 所發展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應用將會組建成「去中心化社會」(DeSoc),提高當中的社交性,使得 Web 3 不會再有這麼多銅臭味,轉而支持更具變革性、多元化的未來。
SBT 特別之處在於,與一般「可轉移」、「可買賣」的非同質性代幣稍有不同,SBT 靈魂綁定代幣是無法轉移的,就像綁定遊戲角色的道具一樣,只要我們選擇,該代幣將無法轉移給其他人。
如此將可以把數位身分的可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展,衍伸至無質押貸款、發展更加完善的去中心化組織(DAO),以無抵押貸款來說,如果我們要將貸款的系統性風險降到最低,大多數都是倚賴著超額抵押的方式運作,透過靈魂綁定代幣便可以提升自己的信用分數,嘗試無抵押貸款,最大化用戶的資金使用率,至於去中心化組織(DAO)的運作也可以透過 DID 的幫助有效使得更多真人能夠參與治理,改善現有的通病。
DID 的技術以及更多團隊的出現讓人們更容易打造屬於自己的數位身分,等待著我們的是更加成熟的 Web 3 時代,
然而現今圍繞著 DID 而成的生態依然面對著許多問題以及阻礙,以現階段的加密貨幣生態來說,整體市場依然沒有成熟到足以讓 DID 生態能夠好好茁壯,尤其鏈上世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然看似充滿風險,擁有健全的數位身分這件事,對目前的生態來說並不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至於靈魂綁定一事能夠普及更是需要時間驗證的,如果能夠完整代表個人的錢包地址被盜取了,帶來的負面效果可能更大,駭客將能透過特定的管道、組織獲取到具有價值的資訊。
同時我們也應該去思考, DID 以及鏈上隱私的矛盾之處該如何解決,數位身分看似萬能,但是數位身分遭盜取將會比個人的身分證遺失更加令人畏懼,隱私泄露的隱患也會是 DID 未來推進的一大阻礙,我們將需要更加完善的技術確保這一切能夠順利運行。
從 Dapp 發展到 DeFi、NFT 發展到 DID,web 3 世界的樣貌看似愈加完整,但在一個市場成熟之前我們也必須面臨到更多考驗,而當然在這過程我們也可以一起在其中挖掘新的機會,等待時機的成熟。
筆者:Alvin
本篇文章特別感謝幣研大使 Charles、Daniel 提供延伸資訊
來源: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29892
https://www.blocktempo.com/vitalik-desoc-finding-web-3s-soul/
https://zombit.info/the-passport-of-encryption-decentralized-identity-in-the-era-of-web3/
Alvin
熱愛充滿變動與挑戰的環境,保持學習熱忱與輸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