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VENT
最新活動
BG Wallet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本文內容摘錄自 galaxy,由幣研團隊編譯且整理如下
隱私板塊在近期市場上的關注度非常高,包括 V 神點欽點的 Brevis 以及 $ZEC 的強勢,讓生態的代幣在過去一個月漲幅大多都超過 40%,整體市值也成長了超過 10%。(數據截至 11/10)
從交易透明化、鏈上監控到機構化資金,過去的市場似乎都在逐漸遠離中本聰當年的去中心化理想。直到 Zcash 的爆發,像是點醒了所有人:在一個越來越透明的金融體系中,「能選擇不被看見」的權利或許才是加密精神的最後防線。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的字面意思是指「隱藏」或「秘密」的貨幣,但在加密生態的歷史中,「隱私」一直都是一個會被忽視的重點,直到近期才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視線中。
過去幾週「隱私敘事」有著很明顯的復甦,Zcash($ZEC)作為最早而且熱度最高的隱私幣之一,從九月以來漲幅超過 700%,不過有不少人認為這波漲勢是「人為的」,認為拉盤可能只是要找「接盤俠」。經濟學家 Lyn Alden 警告投資者不要被「拉盤」的假象所騙,而投資者 Naval Ravikant 則提出了相反的論點,他認為:「在政府的打壓下,透明的加密貨幣無法生存。」
值得留意的是: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早在 2008 年白皮書中就承認了比特幣的隱私侷限。
雖然像 Samourai 和 Wasabi 這種 CoinJoin 曾經在比特幣上流行,但是在近年來面臨了愈來愈多的監管壓力。Samourai 的創辦人被捕後項目被迫停止運作,而 Wasabi 則是在 2024 年 6 月停用 CoinJoin 的功能,並開始封鎖美國用戶。
Payjoin 則是一種工具,用來打破中本聰在白皮書中所提到的「多輸入歸屬同一人」的假設,但它依然需要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這個問題也正是中本聰所指出的:多輸入啟發法(multi-input heuristic)假設同一筆交易中的所有輸入都來自同一個擁有者。這種假設讓鏈上分析者可以準確的去追蹤資金流向並將地址分類。而作為比特幣分叉的 Zcash,透過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s)提供可選的隱私交易,直擊中本聰當年承認的隱私缺陷。
Zcash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13 年,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密碼學家團隊提出 Zerocoin 協議。該設計後來演進為 Zerocash,再進一步發展成 Zcash,目的是解決原始協議在計算跟效率上的侷限。
Zcash 於 2016 年正式推出,由 Zooko Wilcox 及其 Electric Coin Company(ECC)創立。它的目標簡單明確:保留比特幣的核心的同時,修正其中本聰自己也承認的設計缺陷「交易缺乏隱私」。
跟比特幣的完全公開鏈上帳本不同,Zcash 採用一種叫做 zk-SNARKs(zero-knowledge 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s of knowledge)的零知識證明技術,讓用戶能夠在不揭露發送者、接收者或金額的前提下驗證交易有效性。
雖然 Monero 較早推出,並透過環簽名(ring signatures)、隱私地址(stealth addresses)與 Bulletproofs 來保護隱私,但 Zcash 是第一個在協議層面實現 zk-SNARKs 的主鏈。
Zcash 的鏈上治理機制會將部分區塊獎勵分給社群導向的開發計畫。根據 ZIP 1016 提案:
8% 的區塊獎勵將用於 Zcash Community Grants(ZCG)
12% 撥入由持幣人投票治理的 Coinholder-Controlled Fund
Sapling (2018):大幅提升隱私交易效率
Heartwood (2020):允許礦工私下接收區塊獎勵(shielded coinbase)
Canopy (2020):首度減半,同時調整資金分配機制
NU5 / Orchard (2022):移除「可信設置」(trusted setup),導入 Halo 2 遞迴證明,統一透明與隱私地址
NU6 (2024):新增鏈上「lockbox」機制,分散化資金管理與透明化資金流向
下一次升級將是 NU7。
長期來看 ZEC 的表現並不好,常被 Monero 壓制。Monero 採用「強制隱私」的設計,每筆交易都經過環簽名混淆,形成小型匿名集(每筆真實輸入混入 15 個誘餌),但研究已經顯示部分交易可被部分去匿名化。
也因為 Monero 的隱私是強制性的,監管機構對這部分特別留意。美國國稅局刑事調查部(IRS CI)在 2020 年甚至委託 Chainalysis 與 Integra FEC 研究追蹤 Monero 的方法。
相較之下,Zcash 的隱私是可選的,且使用 zk-SNARKs 提供數學上更強的加密保證。雖然這種「雙模式設計」容易讓用戶在操作安全(opsec)上犯錯(像是不小心使用透明地址),但如果操作沒有問題的話,Zcash 的隱私層比 Monero 更強、且具量子抗性。Monero 的現有環簽名設計尚不具量子安全性,開發者計畫在未來升級(如 FCMP++)中修正。
Zcash 採用與比特幣相同的代幣經濟:
固定供應上限 2,100 萬枚
工作量證明(PoW)共識
約每四年減半一次
採用 Equihash 演算法(比 SHA-256 更抗 ASIC 集中化)
平均出塊時間約 75 秒(比特幣為 10 分鐘)
Zcash 有兩種地址:
t-Address(透明地址):和比特幣一樣,交易完全公開
z-Address(隱匿地址):使用 zk-SNARKs 隱藏發送者、接收者與金額
當用戶從隱匿地址發送到另一隱匿地址時,網路只驗證加密證明,而不檢視交易細節。證明等於是在說:「我有權花這筆錢,而且計算結果也正確」,但不洩漏任何額外資訊。匿名池越大,追蹤難度越高,這就是為什麼超過 30% ZEC 進入隱匿池的現象很重要。
Zcash 最大的隱匿池是 Orchard,於 2022 年 5 月 31 日上線,取代舊的 Sapling 和 Sprout,並使用 Halo 2 證明系統(無需可信設置)與統一地址(UA)。
目前,Orchard 池中約有 400 萬枚 ZEC(約佔流通量 25%)。透明供應量則從年初的約 1,400 萬枚降至 約 1,140 萬枚(約佔 70%)。節點數約 100–120 個,雖然高於今年初的 60,但仍遠低於比特幣(約 2.4 萬)與 Monero(約 4,000)。
主要原因在於:
驗證 zk-SNARKs 需更多 CPU 與記憶體
多重隱匿池架構(Sprout / Sapling / Orchard)複雜
頻繁升級迫使節點運營者常更新軟體
開發者 Sean Bowe 目前正推動 Project Tachyon,目的是在重構同步與 nullifier 儲存方式,大幅提升隱匿交易吞吐量。Bowe 表示 Tachyon 可能「以相對簡單的密碼學解決瓶頸問題」,重要性相當於 Solana 的 Firedancer。
NEAR Intents 是建立在 NEAR 協議上的跨鏈協調層,它讓用戶能夠以「意圖」(intent)的形式表達需求(像是:「支付 X ETH 給地址 Y」),而不需要手動操作跨鏈、兌換。
在背後,Intent 執行方(自動化鏈上代理)會幫用戶尋找適合的流動性、執行兌換、完成跨鏈結算。對 Zcash 來說,這代表著用戶可從透明網路轉入 Zcash 的隱匿池,或是反向轉出,過程中不會洩漏鏈上的活動。舉例來說:交易者或機構可先從以太坊轉入 Zcash,進行隱匿交易,再轉回原鏈,兩者地址之間不會有任何關聯。
這個功能目前已經整合進官方 Zashi 錢包(ECC 推出的錢包),並支援 view keys(查看私鑰),允許選擇性揭露交易細節以符合法規審計。這也讓 Zcash 的隱私既能滿足個人需求,也能兼容機構合規要求。
Zcash 的 +700% 拉升,可以看出加密的轉變。根據 a16z《2025 年加密現況報告》,Google 上跟「隱私」相關的搜尋量劇增。
Zcash 的隱私堆疊(privacy stack)也達到了消費者等級的易用性。在 2024 年 3 月推出的 Zashi 錢包讓隱私交易操作可以更簡單,隱匿供應比例正在上升,匿名集擴大,隱私性也會隨之增強。
最明顯的訊號之一就是:Hyperliquid 幾週前上架了 ZEC 永續合約,讓交易者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槓桿交易 ZEC。槓桿合約的推出提高了 ZEC 的市場流動性,截至 10 月 30 日,未平倉合約約為 1.15 億美元,加劇了現貨價格的波動。
Zcash 的崛起帶來的不單純只是價格上漲熱潮,更重要的是映照出加密市場在監管加劇、資金透明化的時代,依然有人會選擇為隱私買單。隱私不該只是附加功能,而是去中心化金融的「靈魂」。
當「可追溯」成為主流,你還願意為「不可見」而堅持嗎?
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