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提到 2021年的市場焦點,除了 DeFi 生態的爆炸式成長、 BSC 的竄起以及許多 Layer 2 的消息之外,大家也十分關注跨鏈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從去年就開始有人提及的 波卡 Polkadot(DOT) 及其先行網 Kusama (KSM),幣價上漲了非常多,進展卻不如其他板塊有感,隨著四月中即將開展的平行鏈插槽拍賣(Initial Parachain Offering),波卡生態將有如市場預期般起飛抑或是雷聲大雨點小呢?
許多人或許不知道,Polkadot 創始人 Gavin Wood 其實是 以太坊前 CTO,雖然名聲不及中本聰、V神等更為人知曉,但是 Gavin Wood ,撰寫了第一版以太坊黃皮書,定義了 以太坊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更發明了 Solidity 語言。
早在2015年, Gavin Wood 就提出了 Web 3.0 的構想,他提出網路環境是一個去中心化且自由的系統,將不會再受到單一機構或是企業所壟斷,將數據、隱私的主控權還給用戶,而這一個概念直到現今才終於漸漸成形。
2016年,Gavin Wood 為了解決以太坊網路性能的問題開始撰寫波卡白皮書,Gavin Wood 描述 Polkadot 將成為 「下一代的區塊鏈」,與 ethereum 1.0 想要解決的問題一樣,如資訊傳輸及交易轉帳的速度、區塊容量問題,只是兩者的解決方案是不同的,波卡想要做的不僅是一條公鏈,更是能夠使各個公鏈互相連結的跨鏈系統,更傾向於成為更底層的區塊鏈基礎架構,生態就不會只被侷限於在以太坊上發展,而是可以與其他鏈結合彼此共生成長。
而在 Polkadot 之前,Gavin Wood 最先與一些以太坊開發者設立 Ethcore 這一間區塊鏈技術開發公司,隨後更名為 Parity Technologies ,其實在當時就已推出了可擴展、模組化、通用的一個區塊鏈框架 Substrate。
Substrate 讓開發者可以實現「一鍵發鏈」,內置構建區塊鏈所需的所有核心組件,有了 Substrate,開發者不需要「另起爐灶」,可以很簡單的就部署有關「合約」、「餘額」或是「治理」等元素,其餘精力就可以放在業務邏輯的開發上,也不需要等波卡的開發進度,因爲波卡中繼鏈也是基於 Substrate 開發構建的。
其中一個利用 Substrate 構建的案例為著名的證券型代幣平台 Polymath 的所開發的區塊鏈 Polymesh。
Polkadot 先行網 Kusama(KSM)
取名來自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Kusama 先前為 Polkadot 上主網前的一個測試網,為的是讓團隊可以在上波卡鏈前先於其之上測試,確保已排除任何技術障礙以利上波卡鏈時能夠順利運作,Polkadot 上線之後,現在 Kusama 則成為 Polkadot 的先行網,出塊速度快,效率更高一點的 Polkadot ,各個團隊可以在 Kusama 上盡情測試各種點子,在正式發布前探索各種可能,畢竟如果是在上主網後才發生了問題,對於用戶資產的損失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Polkadot 在 2017 年就已經透過荷蘭拍出售了 500萬個 DOT,隨後在 19年、20年也接連進行募資,三次募資共計募得了 2.28億美元,Polkadot 已於 2020 年 8 月 22 日,完成 1:100 的拆分,把拆分前的 DOT 稱爲 DOT (old),拆分後的 DOT 稱爲 DOT (new),三輪共分發了580 萬枚 DOT,當時在3天短短就募集了4000萬美元的熱潮也博得了市場中許多人的眼球。
直接拿 Polkadot 、 Ethereum 這兩條鏈來相比,又有哪些相異之處?
先說一樣的地方,以太坊和 Polkadot 都旨在提供一個使開發者可以創建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的平台。這兩個平台都包含智能合約的功能(基於以太坊的 Solidity 以及 Polkadot 的 Ink!)。而我們期待的以太坊2.0 以及 Polkadot 這兩個平台都在追求並行的擴展策略。每個執行路徑在以太坊 2.0 中稱為分片,在 Polkadot 中稱為平行鏈,而 以太坊 2.0和 Polkadot 都將使用 Wasm 作為支持鏈上邏輯及狀態轉換的基礎技術。
而以太坊和 Polkadot 之間重要的區別在於其設計目標。以太坊的目標是成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及智能合約執行的平台,而Polkadot 的願景則是幫助人們構建整個區塊鏈並將這些區塊鏈彼此組合(也就是跨鏈)。
跨鏈是什麼
其實跨鏈有廣義狹義之分,如在 Synthetix 上抵押資產而形成其他小額資產這一類稱為「鏡像跨鏈」,或者是其他有如 多簽託管跨鏈、中心化網關跨鏈等方式都能夠進行數據在鏈之間的交互,但卻會有「中心化」、「效率差」等缺點,真正的跨鏈其實應該要是能在不同共識機制的兩條區塊鏈進行鏈間資產與資訊的交互,如此將可以解決區塊鏈資訊孤島的困境,並能達成提高性能、豐富區塊鏈生態等效益。
看到 Initial Offering 的字眼,相信有參加過代幣銷售的人都習以為常,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各種方式取得新幣的份額,如一開始火紅的 ICO(透過 BTC、ETH 兑換代幣)、交易所推出的 IEO (持有交易所平台幣進行快照換取份額)、去中心化版本的 IDO(透過 Uniswap、Balancer 買新幣)等,都是給早期支持者一個參與市場的機會。
而存在於 Polkadot、Kusama生態中的 IPO 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主要操作機制為參與者需要先鎖定 DOT 或是 KSM 在項目方的平台、錢包等,項目方透過這些鎖定的代幣份額向 Polkadot 、Kusama 進行平行鏈插槽競拍(Parachain Slot Auction),而為何需要拍賣這些平行鏈插槽是因為透過獲取平行鏈,直接或者通過轉接橋的方式,和波卡中繼鏈、接入波卡的其他平行鏈紀行交互,擴展自身生態,同時享有中繼鏈保障的網路安全,而平行鏈的數量上限大約會在 100 條左右,這些平行鏈,便會由目前超過 300個Polkadot 上面的項目進行競拍。
作為換取平行鏈的籌碼,項目方需要大量的 DOT 以及 KSM 來進行拍賣,這時候就會需要透過自身發行的 token 對外募集,特別的是,並不像是許多 ICO 項目是直接透過 ETH 換取 token,平行鏈插槽競拍只需要透過質押 DOT、KSM 的方式就可以換取新代幣,透過鎖倉的概念就可以參與波卡生態換取自己所支持的項目 token。
如 Equilibrium 最近進行的 PLO(Parachain Lease Offering) 就是同樣的概念。
以現況來進行分析,以太坊的擴展性及效能雖然不及許多其他公鏈如 BSC、HECO 等競爭對手,然而筆者認為以太坊上的 DeFi 生態卻是最難以取代的一個生態,儘管流動性可能會稍微被吸血,畢竟許多散戶是逐利潤而居的挖礦農夫,對於原先在以太坊上進行開發的開發者卻來說,信仰卻是非常足夠的,現在,面對 Polkadot 這一個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建構於 Polkadot 上面的項目也逐漸包含了 DeFi 協議如 預言機、借貸、AMM、聚合器及各式衍生品等,雖然市值仍然有 6倍之差,不可否認的是,新型的 DeFi 版圖或許將會成形(如 DeFi 協議的跨鏈開發) ,以太坊的市場份額必定會受到分食,但是公鏈巨頭的地位卻很難被動搖。
在這裡也推薦幾個好用的工具給想要使用 Polkadot 生態的讀者
錢包:如 Metamask,可以下載錢包插件:https://polkadot.js.org/extension/
另外如麥子錢包、imToken 都支持 Polkadot 鏈
波卡百科:https://wiki.polkadot.network/en/latest/
波卡項目一覽:https://www.polkaproject.com/
導航網站:https://www.polkaworld.org
中文白皮書:https://www.polkaworld.org/articles/polkadot-white-paper-in-chinese
Refernce:
https://wiki.polkadot.network/docs/en/learn-auction
https://www.chainnews.com/zh-hant/articles/493354858496.htm
https://www.chainnews.com/zh-hant/articles/057060783951.htm
每日幣研
《每日幣研》為來自台灣及香港的區塊鏈從業者所創立的自媒體品牌。我們致力於普及與推廣艱澀難懂的加密貨幣及區塊鏈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