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手教學

投資理財

區塊百科

賽道專題

幣種分析

優惠福利

市場週報

活動優惠搜尋

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web3 community

加入每日幣研 Telegram 群組,即時掌握幣圈最新資訊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PolitiFi
    BTC
    Meme 迷因幣
    AI
    DeFi
    DePIN

      川普關稅政策揭新一輪貿易戰! 對加密貨幣是利好還是利空?

      Kai

      2025/02/04

      可以說是本年度最有能力影響金融市場的狂人 —— 川普又出招啦!突擊式的關稅政策血洗美股和加密貨幣市場,幾乎帶來黑天鵝等級的破壞力道,不只導致比特幣低探 9 萬美元大關,以太坊最高跌幅更是超過 20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2025 年 2 月 1 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 進口商品分別加徵 25% 和 10% 的關稅,可以說是川普重返白宮後最具爭議的經濟政策之一。這回大幅度增加關稅的政策,對美國國內經濟、全球貿易、供應鏈穩定、股市和加密貨幣市場都可能帶來劇烈的影響,也連帶造成金融市場大幅下跌。(2 月 4 日進度:墨西哥、加拿大關稅暫緩一個月,比特幣因此回彈。)

      過去的經驗顯示,異常的關稅政策往往伴隨高昂的經濟代價,這次的關稅措施是否能真正帶來美國製造業復興,還是會再次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升高?

      這篇文章,就來討論川普為何要急劇調整關稅、調整關稅對美國國內經濟和全球金融局勢的影響、過去類似關稅政策的實質成效,以及最重要的:作為一個普通人,該如何在動盪的時局中規劃接下來的投資策略?

       


      首先,比特幣跌破 10 萬美元,為什麼先不用太絕望?

       

      ・川普本次的關稅政策,究竟是短期拿來與鄰國談判的手段,還是真的打算長遠強硬執行的策略?

      ・2018~2020 貿易戰對加密貨幣市場整體來說「短期波動,長期利多」,這次會不會有同樣的走勢和機遇?

       


      什麼是關稅?政府調節貿易與外交的手段

      關稅(Tariff),是指政府針對「進口」或「出口」的商品徵收的稅金,通常是用來保護本國產業、調節貿易逆差,或者作為外交政策的工具。不同的國家會依據經濟需求和貿易策略來調整關稅政策,間接影響全球供應鏈與金融市場走向。

      關稅的主要類型:進口關稅、出口關稅、報復性關稅

      關稅的種類多元,主要包括:

      ・進口關稅(Import Tariff):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目的通常是保護本國製造業,避免廉價外國商品擠壓本土市場。

      ・出口關稅(Export Tariff):對出口產品加徵的關稅,一般較少使用,但某些國家會針對特定原材料徵收,以保護國內的供應穩定。

      ・報復性關稅(Retaliatory Tariff):當某國對另一國施加貿易制裁或關稅時,受影響國家可能會採取報復措施,提高對該國的關稅。

       


      川普為何要提升關稅:扶植本土產業與就業、國安考量

      川普政府表示,此次關稅調整主要出於經濟保護主義與國家安全考量,核心策略包括:

      ・施壓墨西哥與加拿大加強邊境安全,打擊非法移民與毒品走私

      川普本次對墨西哥與加拿大課徵 25% 關稅的理由,與以往單純的經濟動機不同,根據美國政府數據,2023 年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人數達到 250 萬人,吩坦尼的走私量也持續上升。

      川普意圖將關稅與「移民政策」綁在一起,指控墨西哥與加拿大過去沒能有效阻止非法移民與吩坦尼等毒品進入美國。因此關稅被作為一種施壓手段,迫使鄰國加強邊境管控。

      ・促進美國製造業回流,平衡貿易逆差

      川普一貫主張「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並認為美國長期依賴進口,造成大量就業機會流失,並且會讓美國經濟受制於外國製造業。他認為透過高額關稅提高進口成本建立所謂的「關稅壁壘」,迫使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回美國,以創造就業機會,並減少對中國與墨西哥的進口依賴。

      同時,美國的貿易逆差(指進口的商品與服務總值高於出口的總值)長期也是川普長期關注的焦點,根據美國商務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的數據,2023 年美國的貿易逆差高達 7730 億美元。

      他認為中國、加拿大、墨西哥透過不公平貿易行為侵蝕美國經濟,因此關稅被視為平衡雙邊貿易的一種手段。

      ・透過關稅提升政府財政收入

      進口關稅可直接為政府帶來稅收,根據 2023 年的數據,關稅已為美國政府帶來 800 億美元的額外收入。川普政府希望透過更高的關稅進一步增加國庫收入,甚至曾提議用關稅取代部分所得稅。

      ・後續選舉的政治考量

      最後,川普的關稅政策也被認為是為了爭取 2028 年大選選票。他的主要支持者來自美國工業州與農業州,這些州的選民普遍支持關稅政策,認為這將保護本土產業並對抗「不公平貿易」。

       


      川普提高關稅可能對美國國內造成的影響

      川普政府大幅提高關稅,雖然旨在保護美國製造業、縮小貿易逆差,但這項政策也可能對美國經濟帶來一連串負面影響。

      進口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負擔加重

      提高關稅將導致進口商品成本上升,這些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進一步推高美國的物價水準,影響家庭的日常支出。

      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研究,每當關稅提高 1%,美國的整體消費價格將上升約 0.1%,其中影響最顯著的產業包括:

      汽車產業:墨西哥是美國主要的汽車零件供應國,提高關稅將直接影響汽車製造成本,每輛車的價格預計將上漲 3,000 美元,進一步加重消費者的購車負擔。

      電子與家電產品:美國市場約 50% 以上的電子設備(如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電視、家電)來自中國,關稅將使這些產品價格大幅上升,影響零售市場。

      食品與日用品:美國大量進口農產品與食品來自墨西哥與加拿大,例如水果、蔬菜、乳製品與肉類,關稅的提高可能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直接影響美國家庭的日常開支。

      企業營運成本上升,製造業與農業受挫

      另一方面,美國企業高度依賴來自外國的原材料與零件,關稅的增加將直接提高生產成本,削弱企業競爭力,特別是以下產業將受到嚴重影響:

      製造業:許多美國工廠仰賴進口 鋼鐵、電子零件與能源產品 來生產汽車、機械與工業設備。關稅的提高將迫使企業支付更高的原料成本,影響獲利能力,甚至可能導致減產或裁員。

      農業與食品產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但中國、墨西哥與加拿大可能會對美國農產品施加報復性關稅,導致美國大豆、玉米、肉類與乳製品 的出口受阻,進一步影響農民收入。

      零售業與批發商:零售商如 Walmart、Target 以及美國各大電商平台均仰賴中國供應鏈,關稅增加將迫使企業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一步壓縮市場需求,影響零售業的營收與就業機會。

      通貨膨脹壓力加劇,聯準會可能推遲降息甚至升息

      隨著進口商品價格上升,整體通膨壓力可能加劇。這可能迫使聯準會暫緩原訂的降息計畫,甚至在必要時選擇再次升息,以壓制通膨。

      如果借貸成本持續上升,企業將縮減投資規模,不僅影響經濟成長動能,也可能削弱創新發展的動力。此外,升息將推高信用卡、汽車貸款與房貸利率,進一步壓縮消費者的購買力與支出意願,進而拖累經濟成長。

       

      另一方面,市場對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劇烈波動,促使投資人轉向黃金等有實質避險功能的資產,對股市表現帶來負面影響。

      整體而言,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提升關稅將對美國國內經濟帶來多重負面影響,不僅將增加消費者與企業的經濟負擔,還可能對聯邦儲備系統的貨幣政策產生影響,導致經濟成長放緩。

       


      美國關稅提升後,新一輪貿易戰即將開打?

      川普政府提高關稅的決策消息一出,引發幾個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強烈反應,尤其是受到大規模影響的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紛紛考慮採取相應的報復性措施,這可能使全球貿易關係進一步惡化,甚至引發新一輪貿易戰!

      加拿大的反制措施:對多項產品加徵 25% 關稅

      (2 月 4 最新進度:與加拿大總理已針對邊境安全達成臨時協議,美國對加拿大的關稅制裁暫緩一個月。)

      加拿大已宣布對價值 1550 億加元(約 1066 億美元) 的美國商品加徵 25% 報復性關稅,涵蓋範圍包括:

      ・酒類產品:啤酒、葡萄酒與烈酒

      ・家電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冰箱、洗衣機、電視等

      ・關鍵礦產:鋰、鈷、鎳等電池製造所需原料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 表示,這項關稅措施將「精準打擊」美國的經濟利益,迫使川普政府重新考慮其貿易政策。

      墨西哥的反制措施:針對農產品和能源提高關稅

      (2 月 3 最新進度:墨西哥總理總統承諾將派駐一萬名兵力加強邊境管制,美國對墨西哥的關稅制裁暫緩一個月)

      作為美國糧食進口大國之一的墨西哥,則計劃針對美國的農產品與能源產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具體影響可能包括:

      ・農產品:對 玉米、大豆、小麥與乳製品 提高進口關稅,這些產品是美國農業出口的重要品項,特別是在中西部農業州。

      ・能源產品:可能提高美國天然氣與石油的進口關稅,影響美國的能源產業。

      墨西哥政府強調,他們不願意與美國發動貿易戰,但在必要時將採取一切措施來維護本國經濟利益。

      中國的反制措施

      而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對手,過去曾對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做出強烈反擊,這次也不例外。中國可能採取以下報復性措施:

      ・農產品:美國的大豆與玉米出口市場高度依賴中國,若中國減少進口,可能對美國農業州造成嚴重打擊。

      ・科技產品:可能針對半導體、AI 晶片、伺服器設備等產品加徵額外關稅,影響美國科技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削減美元交易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可能加快推動人民幣跨境結算,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可能會影響全球對於美元的需求,並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長期影響。

      中國政府表示,若美國繼續升高貿易壁壘,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來維護自身經濟利益」,這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BUT 美國最新的關稅措施真的有用嗎?

      川普政府多次強調提高關稅的經濟效益,然而實際數據顯示,這些願景似乎與事實存在部分落差,就拿過去曾經實施過的相關措施來簡單驗證一下:

      論點 1:關稅由外國企業承擔?

      事實:美國進口商與消費者實際支付關稅成本

      川普政府聲稱關稅是由外國企業支付,但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報告顯示,美國企業進口商品時須直接支付關稅,這些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與零售商。

      例如,2018 年美國對洗衣機加徵 50% 關稅,導致價格上漲 12%,美國家庭平均多支付 15 億美元。此外,汽車、電子產品與食品的價格因進口成本上升而提高,使消費者的生活負擔加重。

      論點 2:關稅能縮小美國貿易逆差?

      事實:歷史數據顯示貿易逆差反而擴大

      提高關稅的目標之一是縮小貿易逆差,然而,資料顯示這一政策可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在 2016 年為 3470 億美元,但至 2020 年卻攀升至 3800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貿易逆差擴大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元升值、供應鏈轉移與本土生產無法快速填補需求等。顯示單純提高關稅無法縮小貿易逆差,反而可能導致市場適應成本上升,影響美國企業競爭力。

      論點 3:關稅能促進美國就業?

      事實:2018 至 2020 間年的數據顯示製造業就業未見顯著回升

      川普政府認為,關稅將促使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然而,美國勞工統計局(BLS) 數據顯示,2016 至 2020 年間,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僅從 1250 萬增加至 1270 萬,增幅不到 2%,2020 年甚至因關稅與疫情影響降至 1220 萬。

      影響就業增長的因素包括:企業自動化與技術升級、供應鏈轉移效應以及成本上升影響產能等。例如,川普政府 2018 年對鋼鐵進口加徵 25% 關稅,短期內確實帶動美國鋼鐵產業,但由於汽車、家電與建築業的生產成本上升,這些產業被迫裁員,整體製造業就業未見顯著改善。

      根據過去的數據來看,川普政府提高關稅的三大主要目標 (讓外國支付成本、縮小貿易逆差、促進美國就業) 都沒有成功達成,甚至不幸帶來相反的影響。

      由此來看,關稅政策並非解決貿易問題的萬靈丹,長期來看,過度依賴關稅手段可能帶來更高的市場不確定性,影響美國經濟發展與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作為投資人,現在是快逃還是加碼買進?

      從市場對最近消息的反應來看,新的關稅政策可以說是一定程度打擊了市場,比特幣再度跌到九萬開頭,恐慌貪婪指數更是一度觸及四十以下,而是市場上顯然有一大部分的資金都處在觀望階段。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潛在的新一輪貿易戰可能開打的局勢下,市場的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加劇,投資人需要調整策略以降低風險。除了避免將資金過度集中於受關稅影響較大的產業,如製造業、科技股與進口依賴度高的企業外,還可以參考以下資訊規劃投資策略:

      ・短期市場震盪風險,但也可能迎來逃難資金:貿易戰可能導致全球市場波動加劇,投資人避險情緒升溫,使資金流向美元、黃金與政府公債,短期內可能造成比特幣(BTC)與加密貨幣市場資金外流,價格可能出現回調。

      過去的市場趨勢顯示,在經濟不確定性升高時,比特幣有機會被視為「數位黃金」,吸引避險資金流入。然而,加密貨幣市場的高波動性也可能導致價格短期內出現劇烈變動,因此投資人應審慎控制倉位,避免過度槓桿。

      ・穩定幣與靈活資產配置:若市場進一步惡化,投資人可考慮減少高風險山寨幣(Altcoins)曝險,轉為持有較有長期價值的主流幣,或者轉為持有 USDT、USDC 等穩定幣,待市場趨勢明朗後再重新佈局。也可考慮分批定投建倉 BTC 與 ETH、SOL 等資產,以降低短期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關注宏觀經濟與政策調整,長期來看加密貨幣仍具潛力:若貿易戰加劇,美國聯準會可能調整貨幣政策來因應經濟影響,這可能導致市場資金重新流向風險資產,屆時加密貨幣市場可能迎來新的資金湧入機會。

      可以密切關注利率決策、通膨數據與政府政策變化,並根據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策略,以確保資產配置能夠適應市場變動。

       


      筆者觀點

      從川普本人自己說的,這次的關稅政策是一種短空長多,即使短期會肉痛還是要做,長遠來看美國最終會因此更強大。就可以看出就連川普都承認美國經濟在短期內可能會受到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賭的就是產業和相關經濟成果是否真的能移回美國本土,而市場對這種說法實際上買不買賬還未可知。

      雖然先前美中貿易戰對比特幣的價格有相當正面的影響,且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可能反而會強化比特幣的價值儲存角色。但新一代的貿易戰爭對加密貨幣是利好還是利空,就連加密貨幣專業分析人士都產生分歧,投資人可能也只能且戰且走了。

      唯一建議:跟緊市場資訊!

      訂閱每日幣研的電子週報,每週即時推送最新市場資訊和鏈上分析給你:(訂閱週報)

       


      延伸閱讀

      TRUMP幣|川普親發迷因幣! 「川普幣」為何席捲全球,如何購買?

      川普人事任命是下波大利好? 內閣立場、全新加密貨幣職位介紹!

      聯準會開口比特幣就漲? 一文看懂升降息如何影響比特幣價格








      Kai

      主要關注 DePIN、AI、Crypto Gaming、 RWA。因為投機而來,留下來是想知道會發生什麼好玩的事。

      Further Reading

      延伸閱讀

      #

      PolitiFi

      TRUMP幣| 「川普幣」幣價暴跌,是否熱潮已過?

      觀看更多熱門文章

      首先,比特幣跌破 10 萬美元,為什麼先不用太絕望?

      每日幣研 市場週報

      每週兩則電子報,全方位從總體經濟、鏈上數據、融資近況、項目動向快速解讀加密貨幣市場

      訂閱週報

      logo

      首頁

      全部文章關於我們聯絡我們網站聲明 隱私權政策

      HK

      TW

      ©台灣每日幣研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