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手教學

投資理財

區塊百科

賽道專題

幣種分析

優惠福利

市場週報

最新文章

活動優惠搜尋

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web3 community

加入每日幣研 Telegram 群組,即時掌握幣圈最新資訊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PolitiFi
    BTC
    Meme 迷因幣
    AI
    DeFi
    DePIN

      山寨季還會來嗎?分析市值與流動性後:可能永遠不會來了

      東東

      2025/04/08

      本文目錄

      山寨季什麼時候來?

      這是許多幣圈投資者這一年來最常問的問題之一。或是更靈魂拷問一點:

      山寨季還會來嗎?還會有山寨季嗎?

      以防萬一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山寨季

      山寨季是幣圈最令人興奮的事情之一,山寨幣漲幅明顯超過比特幣,不僅侷限在某幾個特定賽道或幣種,而是大規模近乎整體,全賽道個幣種都有更好的漲幅,這種市場中輪到山寨幣表現的季節,就被稱為山寨季。

      幾天內翻倍、十倍,各種幣都漲翻天,牛市利潤的大部分都在這一段出現,是對幣圈投資者而言最甜美的時刻。

      2017 山寨季主角之一以太幣 $ETH,一年內從 8.06 >774.7,上漲 9583%。

      2021 山寨季主角之一 $SOL,一年內從 1.52 > 172.51,上漲 11249%。

      這兩個例子還是市值排名已屬前段班的主流大幣種,中小型幣種常見更瘋狂的漲幅。

      在幣圈牛市中,比特幣創新高只能說是前菜,山寨季才是讓人垂涎欲滴的真正主菜,至於山寨季的上漲邏輯與判斷指標,可參考這篇文章:
      什麼是山寨季?要來了嗎?山寨季操作策略與關鍵指標判斷

       

      這輪市場從上輪熊市逐漸走出,2023 年底開始回溫,2024 比特幣減半年,年初比特幣就創了新高,直到現在都一年多了,但人人都在問:山寨季呢?還會來嗎?這輪牛市真的還有山寨季嗎?

       

      山寨季可能不會再來了,就算來也不一樣了

      主要原因:現在要創造山寨季所需要的資金成本遠遠大於過去。

      在金融市場中,有一套經過驗證的價格影響模型,中文名稱:「市場衝擊的平方根定律」or「價格影響的平方根公式」,英文為 Square-root law of market impact,是用來估算要花多少資金才能拉動市場漲跌的計算模型。

      例如回答這問題就能用上這模型:想讓某市場上漲 1%,需要多少資金量?

      公式如下:

       

      其中:

      • ΔP:價格的變動幅度 (如 +1%)

      • k 與 σ 為常數,分別對應市場特性與波動率

      • Q 是該筆交易的資金量

      • V 是市場的日交易量 (反映流動性大小)

      假設目前的加密貨幣市場跟過去的加密市場保有一樣的特性,k 與 σ 都沒變,那麼能推導出:

      在其他條件固定的情況下,要讓價格上漲固定幅度,所需要的資金量 Q 與該市場交易量 V 成正比。
      換句話說,當市場的日交易量擴大 10 倍,為了推動價格同樣上漲 1%,所需投入的資金量也會擴大 10 倍。

      那我們來看看相比過去,現在的加密貨幣山寨市場交易量成長了多少。(僅針對山寨幣市場,排除比特幣)

       

      2016 年底

      2020 年底

      2025 / 4 月

      市值

      24 億

      2440 億

      1 兆

      日交易量

      4.5 億

      550 億

      300 億

      數據來源:CoinGecko

      相較於過去兩次山寨季,目前加密貨幣市場市值成長了很多,不過主要影響所需資金量的是交易量,因為交易量反映了市場流動性深度,流動性愈深要漲跌 1% 需要愈大筆的資金量。

      不過正常情況下,市值跟交易量會成正比,市值愈大交易量愈高。

       

      要重現當年瘋狂山寨季,需要龐大資金,但目前市場流動性萎縮

      2017 是第一次山寨季,目前跟當時相比,交易量成長了 65 倍,想創造跟當年一樣瘋狂的山寨季漲幅,需要 65 倍的資金量。到這應該就能理解,為什麼那種瘋狂山寨季已不會再來?因為隨著市場成長,要重現那種漲幅所需的資金量已大到幾乎不可能。但有趣的是相較於上次山寨季,目前的市值竟然成長!?明明許多主流幣價格都離當時高點還很遠,為何現在的市值更大?

      主要原因是幣種數量大增,這幾年來有更多項目 TGE,舊的幣種許多也持續通膨,幣種數量大增 + 幣供應量也大增,儘管幣價還離高點很遠,如以太幣當年超過 4000,如今還在 1500-1700 之間掙扎,但整體山寨幣市值已超過當年。這撐出來的就只是市值,市值是虛的,實際交易量比當年低,目前市況還不如 2020 年底。

      但往好處想,如果從上述公式來解讀,更低的交易量意味著要創造跟 2020-2021 一樣的漲幅,現在需要的資金量更低。

      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繼續往下拆解:

       

      史無前例的央行大放水造就 2020-2021 全球風險資產大暴漲

      2020-2021 當時因應疫情,為了挽救經濟,全球央行聯手大放水,短短一年內釋出數兆美元資金,當時全球 M2 年增率一度飆破 20%,市場上資金氾濫,幾乎所有風險資產全部大漲,股市、房市、幣都漲翻天,一般消費品的通膨也非常嚴重。

      全球四大央行 M2 貨幣供給量

      M2 可理解成廣義總資金量,但這是存量非流量,並不適合用來觀察宏觀市場流動性,流動性可觀察圖中年增率 (紅線),相較 2020-2021 時兩位數年增率,目前只有 2-3%;或另一個更精準的流動性指標 美國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規模

      從這指標能看出,這幾年聯準會都是縮表狀態,流動性持續下降。

      市場上流動性不足會如何?就會出現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市值上升但交易量卻下降,這並不是好事,稍微理解金融市場價量關係就會知道,健康的市場狀況是價量齊揚,價漲量縮是一種警訊,市值增長交易量卻減少是一種警訊,市場不太正常的警訊

      目前的市值增加主要是因為新發幣項目大增,幣種數量遠超當年,市場印出了一堆幣,幣的數量 x 幣價 = 市值,因此市值增長了很多,但市場實際交易並不熱絡。

      理想上,健康的市場狀況要像 2016 vs 2020 那樣,市值成長 100 倍,交易量成長超過 100 倍,目前交易量相較 2020 只有一半多,但市值卻是四倍,這表示市場實際上萎縮了,只是因為新增大量項目拉高了市值。

      這當然不健康,如果目前市值相較 2020 是四倍,健康的交易量就應該要超過四倍,而這也意味著要拉出相同漲幅,需要四倍以上資金量。

      但有可能出現 2020-2021 四倍的資金量嗎?

      從前面聯準會資產負債表指標圖可看出,目前全球流動性下降中,雖然有些國家已開始降息,最大關鍵還是要看美國聯準會,不過就算它也開始降息並放水 QE,也很難達到上次 2020-2021 的再數倍規模,那已經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資金放水紀錄,要再加大數倍,除非發生又更大規模的意外。

      簡單小結 - 流動性不足,山寨季就不會來;就算流動性開始增加,只要規模不夠史無前例的龐大,過往那種瘋狂山寨季也無法再現。

      如果期待像 2017、2021 那種全面瘋狂山寨季,現在市場比起當年又大更多,需要更龐大的資金投入才能創造出一樣的漲幅,但 2021 已經是當時人類史無前例的資金大放水,目前若無超特殊意外狀況發生,要再出現數倍於當年規模的資金放水,幾乎可說是不可能。

       

      全面上漲的山寨季再現機率非常低

      更有可能的情況是,不再是全面性的瘋漲,優質的項目依然會成長,幣價依然有驚人漲幅,而不夠優質的漲不動,市場裡不同幣種各有漲跌。

      也就是說,隨著加密貨幣市場逐漸成長成熟,逐漸脫離過去隨便亂買也賺錢的早期紅利期,選幣挑幣、做研究做功課、進場時機、進場策略會愈來愈重要。

       

      小結 - 無腦買進就會賺錢的時代也許已經結束了,幣圈正在進入投資正常化階段

      「亂買也會漲,動不動漲十倍百倍,下跌不怕我就 Hold,反正最後都會漲回來」,早期幣圈參與者應該多少經歷過這年代,但如果繼續抱著這種認知與習慣,可能會很難適應接下來的加密貨幣市場。

      沒有一種資產能長期處於隨便買都會賺的狀態,就算是有土斯有財觀念最重的亞洲,房地產幾乎永恆牛市,但也無法閉眼睛買也會賺錢,必須看地段看物件要評估資金成本要計算投報率,加密貨幣市場已逐漸走過早期蠻荒時期,正進入投資正常化階段,投資人必須做更多功課、計算資金投報、擬定投資策略,投機也是。

      那是最美好的年代,如果你曾經體驗過那種山寨季的瘋狂,筆者東東當年每天睡醒打開手機,就發現又多賺了一個月月薪,你一定會希望它再來一次,一定會期盼山寨季,但真相是那種山寨季可能永遠都不會再來了

       

      再小結 - 這不表示不會有山寨季,而是不一樣的山寨季

      無腦亂漲的山寨季已不復見,但幣圈依然會有牛市,牛市時大多資產依然都會上漲,只是不再像過去的全面上漲瘋漲,而是更優質的項目有更好的表現,不好的項目可能永遠也回不了本。

      雖然山寨季不一樣了,但山寨季的資金輪動邏輯依舊,依然可以透過各種指標來觀察和擬訂策略。

      本文結論:別再傻傻抱著幣等山寨季,它應該不會來了,開始檢視手上投資組合、汰弱留強,並建立投資策略吧。

      關於山寨季的資金輪動與觀察指標:
      什麼是山寨季?要來了嗎?山寨季操作策略與關鍵指標判斷

      其他延伸閱讀:

      比降息更大的比特幣利好? 美國 2025 有望重啟量化寬鬆!

      善用智能持倉、屯幣寶|自動再平衡加密貨幣投資組合,自組 ETF

       

      和幣研一起研究加密貨幣投資:
      ▌跟幣研社群一起研究討論,歡迎加入 每日幣研華語交流群
      訂閱每日幣研電子報 (每周 1 篇,快速了解市況、鏈上數據以及潛力項目動態) 

      東東

      加密貨幣愛好者 | 2017 入圈,認為區塊鏈是下個世代的網路,期待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普及到日常生活的那一天。

      RECOMMENDED ARTICLES

      推薦文章

      all-you-need-to-know-about-moonshot

      #

      區塊鏈錢包

      #

      Meme 迷因幣

      免上鏈就能炒迷因的工具! Meme 錢包 Moonshot 介紹|註冊、獎勵機制教學

    • 以防萬一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山寨季

    • 每日幣研 市場週報

      每週兩則電子報,全方位從總體經濟、鏈上數據、融資近況、項目動向快速解讀加密貨幣市場

      訂閱週報

      logo

      首頁

      最新文章

      全部文章關於我們聯絡我們網站聲明 隱私權政策

      HK

      TW

      ©台灣每日幣研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