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手教學

投資理財

區塊百科

賽道專題

幣種分析

優惠福利

市場週報

最新文章

活動優惠搜尋

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web3 community

加入每日幣研 Telegram 群組,即時掌握幣圈最新資訊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PolitiFi
    BTC
    Meme 迷因幣
    AI
    DeFi
    DePIN

      投資的藝術、交易的薄紗、博弈的墮落,解析三者差別,走入金融的世界,逃離市場陷阱

      Jing

      2025/09/01

      本文目錄

      投資的藝術、交易的薄紗、博弈的墮落,解析三者差別,走入金融世界,逃離市場陷阱


      • 前言

      • 交易、投資、賭博三者的界定,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 交易著重在風險控制、盈虧比、期望值

      • 投資著重在基本面、產業未來、經濟動向

      • 總結


      前言:

      上帝不會擲骰子,但上帝會創造人來發明骰子,藉此擲骰子。

      這顆骰子就是金融市場,牛頓在 1720 年追高南海公司直到泡沫破裂時曾說:「 我可以預測天體的走向,卻預測不了人性的瘋狂 」,二零零八年的金融風暴前,市場都還是樂觀看待,許多人都還在追高以槓桿方式持續購入房屋,直到市場開始崩跌,經濟一片蕭條,大眾才重新審視金融的規則與紀律。

      資本市場永遠會朝右前進,但多數人無法嘗到勝利的果實,因為市場由人性所構成,有著七情六慾,而賭慾、貪欲又會讓人們產生愉悅,樂此不疲。

      這就是為什麼每次牛市的尾端價格會瘋狂飆漲,因為那時有許多人想趁機在短時間賺到大筆財富,殊不知有些人就因此成了山頂的冤魂。

      今天筆者將帶各位一探究竟賭博、交易與投資的三者區別,在這牛市尚未結束前,一起做足準備與投資計畫吧!

       


      交易、投資、賭博三者界定,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從大家常聽的存股、買加密貨幣、交易永續合約、當沖、期貨、德州撲克,到日常生活熟知的過年打的麻將、刮刮樂、買大樂透、21 點、餃子老虎機等等的相關博弈娛樂,這背後所隱含的都是不同的邏輯架構與風險承擔方式。

      先從最貼近生活的過年打麻將、刮刮樂、大樂透依序說起:

      • 過年打麻將其實比的是技術與運氣,只不過中國麻將偏防守技術,而非像德州撲克可採用激進的攻擊方式 ( 稍後會提到 ),回到麻將的話題,如果是在自己家打,比拚的就是技術與運氣,只要技術夠好是可以贏錢。

        若是去上麻將館之類的地方則不同,因為麻將館需要付場地費,只要圈數夠多,到最後所有人都會是賠錢,因為錢最終會被麻將館賺走。

      • 刮刮樂與大樂透,市面上有些刮刮樂會寫中獎機率 50 % ,但實際上在買的時候卻是連續槓龜,看似中獎率高實際上卻都沒中?

        這裡就需要提到一個概念 — 期望值,期望值就是將每個獎項的中獎機率各自去乘上中獎金額,所得出來的金額。

        以一張 100 元的刮刮樂舉例,台灣彩券公司會將一張刮刮樂的期望值設定在 50 - 70 元之間,但買一張最低要 100 元,長期下來會虧損 50 - 30 元不等的金額,大樂透也是同理,只不過期望值比刮刮樂還要來的低非常多,想要中頭獎可能要買 1400 萬張 ( 約 7 億台幣 ) 才有可能中大獎。

      只要期望值是負的或低於你付出的成本,長期下來都會虧損,只是在賭一個機率,只要待在場上終究有一天會把獲利與本金賠完,這些通稱為賭博。

      那麼德州撲克、交易與投資就不是,同樣都有機率的存在?

      其實賭博、交易、投資三者只有一線之隔,接下來筆者將帶你來看交易的邏輯是如何運作的。


      交易著重在風險控制、盈虧比、期望值

      先來看交易,交易本身看似賭博,但只要掌握好風險、虧損與技術,長期下來帳戶肯定會是盈利,那們我們應該如何去控制虧損?讓自己長期下來賺錢?

      如果你是本來就有在交易或是打德州撲克的人一定會知道虧損控制、盈虧比、期望值這些概念,那麼可以直接先跳到第三段閱讀投資的關鍵重點,如果是剛進來市場的人,那麼這段值得你多看幾遍。


      剛才我們提到交易還有德州撲克,你沒看錯就是德州撲克,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德州撲克是賭博,但並非如此裡面其實藏有許多的統計與機率概念,只要你了解每手牌的勝率,並搭配籌碼控制,在場上獲勝的機率就會大幅度的提高。


      舉例來說:有再打德撲的人,一般都知道,拿到 2 、 7 的組合牌勝率是最低 ( 圖 1. ) 會蓋牌;如果是進到錢圈並且要爭奪前 20 名時,一般大家會採用 All in 或蓋牌的方式進行,不會像進前圈前分批下注,並非他們想一次賺一筆大的,而是因為到後面採用分批下注的方式,很容易就會被巨籌慢慢地消耗掉籌碼,以至於最後有好牌時,也無法真正的賺到該有的獲利。

      圖 1. 德撲機率表

      圖片來源:https://www.taiwanrounders.com/post/poker-probability


      交易永續合約、期貨等商品,其實與德撲是非常的類似,看牌 = 觀察市場、加注 = 加倉、蓋牌 = 止損、跟注 = 補保證金維持倉位、 All in = 滿倉,兩者的相似程度極高。

      只不過交易可以看空標的或做多標的,在操作上更有彈性。

      話是這麼說,但交易還是有一些關鍵,像是每一筆單的盈虧比該如何控制、如何打造自己的系統與策略、期望值的計算,這些都是做好交易的基礎關鍵,接下來筆者將會依序解釋。

      什麼是盈虧比 ( 圖 2. )?

      俗話說的好:「 盈虧同源 」,意思就是風險與收益兩者是並存,金融市場的短期交易是場零和遊戲,你賺到的錢必定是對方賠來的,而盈虧比就是要控制交易者每筆單賠的金額與賺的金額。

      例如:賠 1000 賺 2000 ,盈虧比就是 1 比 2 ,賠 1000 賺 4000 ,盈虧比就是 1 比 4 ,以此類推。

      圖 2. 盈虧表

      來源:Trading View

      那這樣把盈虧比設的很高 1 比 10 不就好了嗎 ,像是賠 1000 賺 10000?
      絕對不行,盈虧比並非越高越好,而是要搭配你的勝率與交易系統,下方讓我們繼續看什麼是勝率與交易系統。

       

      勝率與交易系統:

      交易者會有好的交易系統,隨之而來交易系統就伴隨著勝率,每個交易者的交易系統都不同,因為交易系統是依據交易者自己的心態、風險承受度、本金等因素建構而成。

      市面上沒有完美的交易系統,意味著沒有 100 % 的勝率,如果交易系統的勝率是 50 % ,盈虧比用最常見的 1 比 2 ( 虧 100 賺 200 ),每筆單的期望值是 + 0.5 ( 計算方式:期望值 = 勝率 x 盈利 + 賠率 x 虧損 ),只要期望值是正的,這個交易系統長期就是盈利。

      但這裡的長期盈利,是假設交易者已經學會掌控住自己的出手次數,只在行情對自己有利的時才出手交易。

      舉個例子:
      用均線來進行交易,每當 K 棒打到週線,並且站回去時就做多,跌破週線就做空。
      那我們就必須等待市場中的 K 棒打到週線時,依據當下的情況去進行我們的策略,並把止損與止盈設定好,接下來就是等行情走出我們所想要的方向。

       

      上述的例子只是簡單地舉例,真正下單時,內心的不安、市場的不確定性,每件新聞消息的出現,都會逐步的侵蝕你的心態,有好的交易系統與交易技術後,再來要訓練的就是心態面。

      最後成功的交易員在下注之前,會確定好自己最多只能損失多少,和大部分的合約交易人,腦中只想著賺多少是完全相反的。

      看到這你可能會覺得交易也太恐怖,金融市場都這麼令人畏懼嗎?並非如此,還是有適合大眾的人,因為大部分的人,平時都還是有正職的工作,不可能隨時都在螢幕前開單交易。

      撇開交易不談,最適合一般人的就是投資,巴菲特曾說:「 只要找到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道,雪球就會越滾越大 。」下面讓我們揭開投資的面紗。

       

       


      投資著重在基本面、產業未來、經濟動向

      愛因斯坦曾說:「 原子彈不是世上最厲害的武器,複利才是。」

      近幾年大眾最常聽到的投資標的,不外乎就是元大台灣 50 、富邦台灣 50 、共同基金、BTC 定投等商品,為什麼大家主流都是聽說這些商品,下方讓我們逐步撥開這些商品薄紗,層層細品。

      目前全球前三大 ETF 分別為先鋒集團的 VOO ( AUM : 7316 億美元 ) ( 圖 3. )、標普 500 的 SPY ( AUM : 6613 億美元 ) ( 圖 4. ) 、 iShares 的 IVV ( AUM : 6599 億美元 ) ( 圖 5. ) ,總共掌握 2.0528 兆美元,十年平均漲幅維持在 14 % - 16 % 。

      圖 3. Voo 產業成分股

      https://investor.vanguard.com/investment-products/etfs/profile/voo

      圖 4. 標普 500 前十大成分股

      https://www.macromicro.me/etf/us/intro/SPY

       

      圖 5. IVV 產業成分

      https://www.ishares.com/us/products/239726/ishares-core-sp-500-etf


      換句話說,只要在十年前投入 100 萬放到其中一檔標的,現在價值大約是 350 萬,而且這還是不含息前的報酬。

       

      除了 ETF 還有一項資產在長期複利下報酬非常可觀,那就是BTC ,綜觀十年漲幅達 30500 % ,年平均漲幅達 77 % ,換句話說就是把 10 萬投入購買 BTC ,現在大約可獲得 3600 萬的營利。

      如果採用定期定額每月 6000 元投入 BTC ( 圖 6. ) , 9 年的時間將會上漲到 750 萬台幣,主要的上漲因素就是 BTC 就像黃金一樣保值,貨幣持續貶值,而且現代人的生活少不了網路,所以 BTC 永遠不會消失。

      圖 6. BTC 定投 10 年報酬 ( 每月 6000 元 )

      Dollar Cost Averaging Bitcoin - dcaBTC

      從上述兩項就可以看出投資複利的威力與潛力是多麼巨大。

      如何做好投資?

      投資著重在大方向判斷,像是近幾年熱門的半導體產業,就讓科技股 ETF 屢創新高。

      投資以長期的角度來看,是一場正和遊戲,也就是期望值為正,為何期望值長期為正?

      主要因素與我們所使用的貨幣有關,我們都知道貨幣本身會持續的通膨,所以錢會持續的增加。

      如果太抽象,我們可以想像成原先我們一餐可以吃一條 300 克的魚,但隨後每年都會逐步下降 2 克,但我們需要吃 300 克的魚才會飽,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魚,這就是通膨的概念,而現實生活中政府也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持續印鈔,讓魚變小的行為持續發生。

      這邊可能會有個小疑惑,那政府不要印鈔,通膨不要發生不就好了?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直覺的理解,但是設想一下,如果政府不印鈔,手上有越多錢的人,他們只須持有這些鈔票,即可獲得報酬變得更有錢。

      沒有建設、科技、食品等重要基礎建設的發展,最後社會會以極快速的方式崩塌,貧富變得更加不均,這在經濟學上也稱為通縮,只有特定的經濟狀態下政府才會採用該貨幣政策。

      回到投資是一場正和遊戲的地方,長期下來期望值報酬為正,因為錢會被企業用來打造產品、讓技術進步,藉此創造獲利。

      所以整個世界的錢會逐步增長,只要你的錢也參與在金融市場,那麼長期下來就會獲得資本市場的成長分潤。

      如何計算投資的期望值?

       

      有了投資的基礎概念後,讓我們來了解投資為什麼期望值為正。

      以全球投資來計算:

      我們需要先看當前全球市場的成長率 ( 圖 7.: 2025 為 2.3 ) ,再來是查詢該產品的 β ( 資產與市場的關係 ) ,帶入公式: E = α + β x g ,α ( 其他風險溢價 ) 設為零,將 β 設為 3 與 g ( 全球成長率 ) 相乘後得到 6.9 %。

      表示今年的投資全球 ETF 的報酬大約是 6.9 % ,因為 Beta 為推估,所以實際上可能更高或更低。


      改用產業投資來計算:

      用大眾近幾年最愛的半導體產業舉例,成長率為 15.4 % ( 圖 8. ),帶入剛才的公式,β 為 4 乘上 g 15.4 % ,得到 61.6 % ,該數據看似報酬極好,但這並非每檔半導體產業的股票都是如此,只能當成投資時的輔助判斷。

      圖 7.  全球成長率

      出處:The global economy in five charts

       

      圖 8. 半導體產業成長率


      出處: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 Global Market Research Reports & Consulting

       

      綜上所述,投資就是壓注一個產業一家公司未來產生價值並帶給市場回饋,範圍可大可小,大到企業級所使用的精密儀器,小到日常生活中餐桌上的飲料,而如果是想投資產業但不了解有哪些公司,現在市面上也有許多相關產業的 ETF ,可以直接參考他們的成分股調整比例或是直接購買該檔 ETF。

      註:上述標的並非投資建議,投資時仍須自行研究

       

       


       

      總結

      投資、交易、賭博,三者只有一線之隔,有時看似在交易實則是在賭博,看似在投資實則在交易,但只要了解簡單的期望值概念,你也可以在投資這條晦暗的道路上,找到天上的那顆北極星。

       

      Jing

      用代幣與股票看世界,當個股幣衝浪的韭菜

      RECOMMENDED ARTICLES

      推薦文章

      crypto-mc-fdv

      #

      基礎知識

      為何加密貨幣價格差異很大?了解市值 (MC) VS 全稀釋估值 (FDV)

    • 投資的藝術、交易的薄紗、博弈的墮落,解析三者差別,走入金融世界,逃離市場陷阱

    • 每日幣研 市場週報

      每週兩則電子報,全方位從總體經濟、鏈上數據、融資近況、項目動向快速解讀加密貨幣市場

      訂閱週報

      logo

      首頁

      最新文章

      全部文章關於我們聯絡我們網站聲明 隱私權政策

      HK

      TW

      ©台灣每日幣研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