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比特幣是風險資產或避險資產?戰爭之下比特幣與黃金漲跌比較
前幾天的新聞標題:【突發!伊朗正式對以色列發動空襲,比特幣短線暴跌超 7000 美元】
面對諸如地緣衝突、局勢變化等等世界上重大的不確定性,這篇文章嘗試來討論一個長久以來的問題:比特幣究竟是風險資產還是避險資產?
首先檢視一下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的定義:
風險資產一般具有這些特徵:未來收益不確定、價格波動大,以承受風險追求高收益為目標。
最有代表性的風險資產:股票。股票的配息率依據經營狀況和公司決策而定,除少數特定產業之外通常都不確定,價格波動也較大,通常愈積極的投資策略會配置愈多股票。
其他常見風險資產例如基金、期貨、選擇權。
避險資產是風險資產的對立面,指的是那些收益較固定、波動較小、或具有一定保值能力的資產。
最有代表性的避險資產:貴金屬,例如黃金。
黃金本身雖然不會產生收益,但黃金有人類歷史累積的共識,是過去數百年中最主要的價值貯存資產,只要這樣的共識還在,黃金就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值性。
其他常見避險資產例如美國國債、或房地產。以美國國債為例,收益率相對固定,債券價格波動也遠比股票要小,通常在較保守的投資策略中會配置更多債券。房地產就更容易理解了,位於好地段的房地產,不只能產出穩定收益,還有保值和增值的潛力。
風險資產:未來收益不確定、價格波動大,以承擔風險追求高收益為目標。
避險資產:收益較固定、波動較小、以降低風險追求保值為主要目標。
單純從這定義看,波動極大的比特幣怎麼看都屬於風險資產,為什麼會有比特幣是避險資產的說法呢?
在投資中,風險分為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是市場本身的風險,例如整體景氣榮枯、政治動盪、地緣衝突等等,對市場有重大影響但無法避免的重大事件,無法透過選股或分散配置來避開;非系統性風險指的是投資標的個別的風險,例如公司的技術被超越、營運失當、負責人負面新聞等,對標的物有影響但對其他較無影響,可以透過選股或分散配置來避開。
避險資產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於當系統性風險發生時,能降低整體資產損失,在風險之下還有一定的保值,或甚至有反向行情,能對沖一部分的系統性風險。
在這幾年裡,最常發生的系統性風險事件:戰爭。
世界彼此之間的連結愈來愈緊密,地緣衝突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每當地區戰爭爆發,常常對金融市場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
面對這種可能引發世界大戰的地緣衝突,對比特幣與黃金的價格影響為何?誰在這種風險下更像是個避險資產?
這邊只列出近幾年四次衝突:2020 美伊衝突、2021 以巴衝突、2022 俄烏戰爭、2023 以色列與哈瑪斯的衝突:
(圖表中的數字是事件當日三個月後的漲跌幅)
單純從這四次簡易比較,黃金不愧為幾百年來最主要的價值貯存資產,相對波動最小,只考慮這幾次戰爭期間,黃金的保值性最高。
比特幣是戰爭期間波動性最高的資產,跌最多漲最多都是比特幣;圖中只計算事件發生三個月後的漲跌幅,若把其他期間也考慮進來,比特幣是增值幅度最高的資產。
如果稍微廣義一點來定義避險資產,如下:
避險資產 = 能降低風險的資產
那就需要考慮原本狀態,才能評估哪種資產能降低風險。舉例來說,若原本資產大部分是現金,現金最大的風險是在通膨之下失去購買力,對現金而言股票反而是一種避險資產,配置部分股票能降低整體資產在通膨之下的風險。
原本資產大部分是各國股票或債券,風險是世界局勢動盪、地緣衝突等,如此之下黃金會是避險資產,能在這種風險之下提高整體資產保值性。
從這角度來思考,比特幣儘管價格波動極大、未來收益極不確定,只看這部分比特幣當然是一種風險資產,但也可能同時是一種新興避險資產。
去中心化發行的比特幣 vs 中心化發行的各國法幣
數位存在的比特幣 vs 主要以實體方式貯存的黃金、房地產
總量上限固定的比特幣 vs 總量無上限的現金
比特幣的屬性和多數資產都迥然相異,儘管都有市場投機炒作的成分,但整體而言比特幣的價值基礎和大多現有資產都不一樣,在資產中配置部分比特幣,能有效對沖各種其他資產風險。
例如對沖法幣持續增發的通膨風險,對沖銀行連鎖倒閉的貨幣體系風險,黃金雖有數百年共識支撐,但隨著時代進入數位化虛擬化,黃金實體保存的成本與風險都較高,也許世界會開始尋找另一種更數位的價值貯存方式,比特幣也能對沖這種典範轉移的風險。
Cathie Wood:比特幣不僅是一種風險資產,也是一種避險資產| Anue鉅亨
知名方舟投資的執行長 Cathie Wood 在推文中傳達了這樣的想法:
“Bitcoin is unique: not only a risk-on asset but also a risk-off asset.”
或幣圈超知名的比特幣大買家:微策略執行長 Michael Saylor 也曾說過「持續買進比特幣就是一種出場策略」 。
微策略創辦人 Michael Saylor:持續買進比特幣就是一種出場策略|鏈新聞
雖然這在比例上有點極端,但探究背後邏輯,反應的也是一種用比特幣來對沖所有現有資產風險的策略。
如果不太理解什麼是出場策略?
有種說法是現金才是王道,各種投資最後目標都是變現套現,面對風險,持有現金風險最低,是一種出場策略,從風險市場中退場的策略;而微策略是反向極端,認為比特幣才是王道,所有其他資產最後目標都是變成比特幣,持有比特幣風險最低。
簡單說就是最終財富要停泊的資產是哪一種?
回到一般人身上,畢竟一般人的風險承受較低,就算比特幣是一種新興避險資產,但依然有其風險資產的屬性,這意味著需要更小心評估風險,別因為比特幣也是避險資產,就忘記它波動大的特性。
4/14 當天伊朗攻擊以色列的消息一出,比特幣暴跌超過 7000 美元,比特幣合約爆倉超過 25 萬人,價值超過 9 億美元。
比特幣的避險屬性建立在它獨特的價值來源,而它的風險屬性則是它的高波動性,若要回答這個問題:比特幣究竟是風險資產或避險資產?
目前最好的答案應該就是方舟執行長 Cathie Wood 的這個說法:
Bitcoin is unique: not only a risk-on asset but also a risk-off asset.
比特幣是獨一無二的,不只是風險資產,同時也是一種避險資產。
比特幣十年走勢回顧,為什麼比特幣能大漲超過 10000 %?
不要再問可以買了沒! 5 大比特幣指標|買入、賣出信號|指標怎麼看?
東東
加密貨幣愛好者 | 2017 入圈,認為區塊鏈是下個世代的網路,期待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普及到日常生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