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流動性挖礦「Yield Farming」,是一種在加密貨幣領域,透過提供流動性來賺取收益的方法,是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中特有的機制。
本文重點:
「流動性挖礦」這項名詞只是借用了挖礦的概念,表示這是一種投入資源而後賺取收益的方式,原文 Yield Farming 直接翻譯的話是收益耕種,可以理解為持續努力付出獲取收益。跟既有認知的挖礦不一樣,流動性挖礦不需要組礦機,不用投入算力,不用耗電,也不是挖區塊獎勵。
這是在某一類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中的一種賺取收益方法,這類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名字裡通常都有個 swap,例如 Uniswap、Sushiswap、Pancakeswap,是目前最主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類型。
除了要時時注意風險之外,操作上屬於把幣投進去後就放著領收益的類型,也有人說流動性挖礦的收益是一種被動收入。
要了解流動性挖礦,就必須要先了解「流動性池」與加密貨幣演算法交易模式的關係。
傳統的交易機制通常是採取訂單簿的方式搓合交易,例如下圖:
交易者在交易所中掛上自己的交易單,在多少價格買進 (或賣出) 多少數量的幣,這被稱之為限價單,也可以直接掛出市價單,而後由系統搓合成交。
交易深度要足夠,下單交易時才不會產生過大的滑價,才能承受更大規模的交易。於是通常會有所謂的做市商 (MM) 參與其中,透過做市商自身帳戶裡的資產來協助提供流動性創造交易深度,也在這過程中賺取差價盈利。
而到了去中心化金融 (DeFi) 裡頭,有了一個更創新的發展,自動做市商 (AMM) 誕生,不透過自己帳戶裡的資產,而是透過流動性池、演算法、流動性獎勵等等方式來補足流動性和處理交易,做市不透過實體的中心化組織參與,很符合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的本質。
在一般的交易情境中,下一張買單成交,買到的幣一定來自另外一個或幾個人,看當時下出那幾張賣單的是誰,跟我下出的這張買單搓合成交,交易發生在下單的人與人之間,交易所負責媒合交易。
當人們在這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發起交易,是跟這個流動性池交易,無論下出買單或賣單,是由這個流動性池透過演算法來決定價格,而後成交。交易發生在下單的人和流動性池之間。
原本你想要買,一定要有人賣才能成交,現在有了流動性池,只要有人提供流動性,就算對面沒有人,不管你要買或賣都能成交。
在中心化交易所中有所謂交易對,例如 ETH / BTC 是以太幣與比特幣的交易對,在這個交易對中,就是用 BTC 去購買 ETH,交易對顯示的價格是這兩者之間的匯率。假設價格顯示為 0.07,意思是要購買一顆 ETH,需要花費 0.07 顆 BTC。
在流動性池當中,通常也是兩種幣,概念上有些類似交易對,假設有個 ETH / BTC 的流動性池,池子裡頭就只會有這兩種幣,以太幣跟比特幣,想要為這池子添加流動性,也只能用這兩種幣去添加。如果手上有一堆其他幣,例如 USDT,但想在這個流動性池加流動性,必須先把手上的 USDT 換成以太幣或是比特幣。
價格在這邊指的就是這兩種幣之間的匯率,要用多少比特幣才能換到一顆以太幣?流動性池中決定價格的方式,是看這兩種幣在池中的比例。
兩種幣的總價值要相等,各別的價格就會跟數量呈反比。直接用實例說明:
假設目前池中以太幣跟比特幣的數量一樣多,下單交易時價格就是一比一兌換。如果這時候以太幣跟比特幣在池中的數量是二比一,下單交易時價格會是一比二兌換,為了確保兩種幣在池中的總價值相等,價格就會是池中數量的反比。
如果在這池中目前以太幣跟比特幣數量一比一,價格一比一,用一顆以太幣就能換到一顆比特幣,但其實外面其他交易所的價格並不是這樣,那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比特幣實際價格是 $25000 美金一顆,以太幣是 $1500 美金一顆,在外面交易所要 16.66 顆以太幣才能換到一顆比特幣,但在這個流動性池只要一顆以太幣就能換到一顆比特幣?
立刻會有大量的人蜂擁前來用以太幣換比特幣,隨著人們持續投入以太幣,換走比特幣,池中的以太幣數量持續增加,比特幣數量持續減少,以太幣的價格下跌,比特幣價格上升,沒多久之後池中比例就會達到平衡,匯率跟外面交易所的市價差不多。
要參與流動性挖礦賺錢,第一步就是要注入流動性,依據不同交易所的不同設計,會有些微差異。
看這個流動性池中的幣是哪兩種幣,有的交易所必須注入剛好價值對等的兩種幣,有的可以注入其中一種幣接著由系統自動兌換。注入流動性後會得到份額代幣 (LP),這是一種我們有注入流動性的憑證,之後若想要提出流動性,就把份額提出重新對換成兩種幣,數量比例依照當時匯率而定。
這是目前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說明文件中的示意圖,作為流動性提供者 Liquidity Provider,就像圖中的左邊,注入兩種加密貨幣 10 Token A + 1 Token B,得到 4 顆 LP 幣作為憑證。
而交易者 Trader 則在右邊,注入 10 Token A 用來購買,以及 0.3% 的手續費,提走它買到的幣 1 Token B。每次交易都會讓流動性池 (Pool) 中的數量和價格有對應的變化。
手續費分潤的部分,有些去中心化交易所會直接計算在份額裡,不需要額外提領,有些則設計成需要手動提領,這塊依據不同交易所有不同方式。
想要領流動性獎勵,還得再多做一步,把這個份額代幣拿去質押,才能開始領取流動性獎勵喔~ 文字說明很複雜,實務操作起來並不難,可參閱以下兩篇教學:
【DeFi 入門】使用 Trust Wallet 參與 PancakeSwap 流動性挖礦
【DeFi 教學】如何在 Avalanche 雪崩協議上進行流動性挖礦 - 以 Pangolin 為例
在流動性池中添加流動性後,會得到份額 (LP) 代幣作為憑證,隨著其他人添加或提取流動性、以及交易,流動性池裡頭的兩種幣數量持續變動,要怎麼知道我的份額現在到底值多少?如果要提出來,各別是多少數量的幣?
公式是 X*Y = K,假設以太幣的數量是 X,比特幣的數量是 Y,在沒有增加或減少流動性的情況下,X 與 Y 的乘積 K 會是固定值,不管是整個池或是個別參與者的份額都是這樣計算。整個池的流動性持續變化,K 值當然也是一直變動,對個別參與者來說,如果沒有一直添加或提取流動性,添加流動性時投入了多少顆以太幣 (X)?多少顆比特幣 (Y)?
X*Y = K
未來不管池中數量如何變化,這筆份額的兩種幣數量相乘始終等於 K。
如果想要隨時看到具體的數字,可以使用一些鏈上資產儀錶板工具,例如 DeBank。
例如像這樣顯示,這是投入在某間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動性挖礦,是 ZLK / GLMR 的流動性池,目前份額由多少數量的兩種幣構成,可以直接在 DeBank 的儀錶板上看到。
3分鐘學懂,最新 Debank 空投教學!同時分享如何簡單追蹤巨鯨去向,增加尋獲利機會
收益由手續費分潤與流動性獎勵構成,通常去中心化交易所會依據當前幣價、交易與獎勵狀況,直接把預期報酬率顯示出來。
這是 BSC 鏈上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Pancakeswap,手續費給的就是流動池中的那兩種幣,流動性獎勵給的通常是交易所自家代幣,依據當時幣價與市況計算出當下的預期報酬率,直接像圖中這樣顯示在交易所介面上。
不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同的流動性池,交易量和獎勵狀況都不太一定,流動性挖礦的預期報酬率從幾 % 到破百 % 都有可能。有時候去中心化交易所跟其他項目方有合作,還能提供自家代幣之外的其他代幣作為流動性獎勵,可以同時領到兩種幣 (雙挖) 甚至三種幣 (三挖)。
小提醒:
無常損失嚴格來說不算是一種實際損失,它指的是跟不做流動性挖礦,單純持有幣相比,如果有損失就叫做無常損失,比較像是一種機會成本。
如果還沒提出流動性,份額中的持分還在持續變化,無常損失也就不會實現,在沒有提出流動性的情況下,它算是一種帳面損失,直到提出流動性的那一刻才會實現。
文字說明很難,實際舉例計算說明:
假設目前有兩種幣,AA 幣與 BB 幣,各自價格為 $10 與 $20,我剛好有 20 顆 AA 幣與 10 顆 BB 幣,剛好等值,直接一次注入流動性池開始做流動性挖礦。
總共投入價值 $400 的加密貨幣。
一個月之後我回來看,價格已經發生波動,AA 幣漲到 $50,BB 幣一樣在 $20,價格變化會導致池中比例出現變化,提出流動性時幣的數量會和注入時不一樣。
跳過複雜的計算,總之提取流動性時提出的數量大約會是 8.9 顆 AA 幣 + 22.36 顆 BB 幣,總共價值大約是 $890,相比一個月前的 $400,看似獲利豐厚,這還沒計算到手續費分潤與流動性獎勵呢。
但如果當時沒有注入流動性,單純就抱著幣到現在會有多少?20 顆 AA 幣 + 10 顆 BB 幣單純放到現在,共價值 $1200。
$1200 > $890,這表示在這次操作上,有了 -$310 的無常損失。
計算有些複雜,可直接使用 coingecko 提供的無常損失計算機
透過以上案例,應該可以理解,無常損失指的並不是實際的虧損,而是相較於單純持有的損益比較。通常來說波動愈大的幣種愈容易發生無常損失,較推薦的做法是選擇都是主流幣的流動性池,或是主流幣搭配穩定幣的池,都是小幣的池波動性巨大,儘管預期報酬高但無常損失也較高。
風險主要有四種:
就是文章前面提到的無常損失,在還沒有提出流動性之前,這是一種帳面損失,實際結清流動性時才會實現。相較之下也不太算是一種實際損失,更接近機會成本。
如果協議本身的智能合約沒有寫好,合約漏洞被駭客利用,有可能會讓資金池裡頭的錢被捲走,使用時請挑選足以信任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當流動性池中的流動性嚴重失衡或不足的時候,任何一點交易都會造成巨大的滑價,會導致資金很難安全地投入或撤出,光是注入和提取流動性的過程就會導致損失。
要時時確保資金池內的流動性狀態,在愈冷門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注入愈冷門幣種的流動性池,愈容易遇到這樣的情況。
連到釣魚網站,把錢包跟釣魚網站連線、授權給詐騙合約 ...
如果沒有自己的加密貨幣錢包,覺得 DeFi 操作難度太高,也可以透過某些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的服務,直接使用交易所帳戶參與流動性挖礦。
Bybit 交易所的理財區提供流動性挖礦的服務,提供多個不同的資金池選擇。
Bybit 交易所介紹 2023|台灣註冊優惠、安全性、評價、手續費、入金出金教學
或是幣安 (Binance) 交易所也有提供流動性挖礦的理財選項:
東東
加密貨幣愛好者 | 2017 入圈,認為區塊鏈是下個世代的網路,期待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普及到日常生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