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VENT
最新活動
BG Wallet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本文內容摘錄自 YQ,由幣研團隊編譯且整理如下
1994 年,Marc Andreessen 創立了 Netscape,打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的瀏覽器,讓網路從政府研究邁向大眾的視線中,正式打開了資訊的時代。但是在經過多年之後,Marc 指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我認為網路的原罪,是我們當時無法在網路核心中建立經濟機制,也就是金錢。」
當時 Netscape 與 Visa 合作,微軟則是跟 MasterCard 聯手,嘗試去把支付的功能直接加到瀏覽器中,但是這些在經過嘗試後都倒在了監管模糊跟金融機構保守的環境下。結果,網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被迫「以監控換取免費內容的廣告經濟模式」的方式在運作。
這種以廣告贊助的網路模式,讓免費的內容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卻也讓用戶的行為被追蹤,埋下了隱私危機的種子。而今天,當 AI 自主代理成為網路的主要用戶時,這套建立在「人類注意力」上的經濟模式,正準備要迎來巨大的轉變。
網路最一開始之所以會透過廣告作為主流的商業模式,並不是在設計上的選擇,而是經濟學帶來的結果。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微支付(Micropayments)在傳統的支付系統中不可行。
像是 Visa、MasterCard 等傳統的支付網路,每筆交易平均都需支付大約 2.9% 的手續費,外加 0.3 美元的固定費用。這代表如果一篇文章只收費 0.02 美元,平台每次交易反而會虧損 0.28 美元。
所以內容創作者跟媒體平台在過去會面臨到三種選擇:
架設付費牆(Paywall):大幅減少流量和觸及
改用訂閱制(Subscription):需要用戶長期關注,但大多數人並不會選擇這樣做
導入廣告(Advertising):讓內容免費流通,同時以用戶的操作數據賣給廣告方換取收益。
最後,第三種選擇成為了唯一能規模化的方式。「免費內容+廣告補貼」的模式,形成了一個三方市場:用戶、出版商、廣告商。
廣告模式是建立在對用戶行為上的全面監控。平台透過去分析誰在看、看了多久、點擊了什麼,來換取賣出更高價的廣告。從最一開始的基本族群分析,到現在能夠去追蹤每次互動、預測偏好,監控的程度不斷加深。
最終,整個網路演變成「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內容的成功不再取決於價值,而是是否有辦法讓用戶停留更久。
AI 代理顛覆了人類注意力的經濟結構。因為「AI 不會看廣告」。
AI 代理打破了廣告模型的假設:人類觀看螢幕 → 看到廣告 → 可能點擊 → 最終購買。
如果消費者變成機器人,而機器人無法被「行銷」,那內容創作者該怎麼獲利?
有兩個選擇:
允許爬蟲自由抓取內容:但這會形成寄生關係,最終摧毀創作誘因
直接收費:但傳統支付基礎設施的高成本讓微支付不可行
所以如果要讓「代理經濟」成形,就需要去重建一套能支撐即時、低手續費、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早在網路被設計時,HTTP 協議就預留了一個狀態碼:402 – Payment Required(需要付款)。這個狀態碼的存在,就是為了「網路原生支付」而準備。
雖然在技術上可行,但卻都因為協作與採用(Coordination)的問題而失敗,想要能夠讓支付成為網路基礎建設,就必須同時擁有夠多的「願收款伺服器」與「願付款客戶端」。
x402 的出現,正是為了讓 402 – Payment Required 重新運作。它結合了 HTTP 402 狀態碼跟區塊鏈結算系統(特別是使用穩定幣),在現有的網路架構上新增一層支付層。
當客戶端請求資源但尚未付款時,伺服器回傳 HTTP 402 狀態,並附上付款需求(例如金額、收款地址、代幣合約與區塊鏈網路)。
客戶端會根據資訊生成加密簽名的付款授權(採用 EIP-3009 標準),並將其附在新的請求 header X-PAYMENT 中重新發送。
伺服器驗證後,將交易廣播到區塊鏈上並回傳內容與交易細節。
在 Layer 2(如 Base)上,整個流程只需要約 200 毫秒,交易手續費低於 0.0001 美元,即時完成、無退款風險。對開發者來說,只要增加一層中介設定;對 AI 代理,整個支付過程全自動執行,不需透過任何人為干預。
支撐 x402 的就是現代區塊鏈網路的高效結算能力。以 Base(以太坊 Layer 2) 為例,單筆交易可以在 200 毫秒內完成,費用低於 0.001 美元;而 Solana 的結算速度甚至能夠達到亞秒級,成本只需要 0.0001 美元,加上像 USDC 這類穩定幣提供的價格穩定性,讓開發者能夠以使用「美元標價」的方式進行收費,例如:
每次 API 呼叫:0.02 美元
每篇文章:0.25 美元
每次 GPU 運算:0.50 美元
x402 是區塊鏈中立的協議,支援任何符合授權轉帳功能(如 EIP-712 簽名標準)的代幣與網路。
從 Coinbase 推出 x402 以來,生態發展的速度飛快,目前已經有超過 50 個項目和平台參與,包括基礎架構、支付、API 服務、內容平台等多種領域。
這也代表 x402 已經從「技術原型」走向「實際落地」的階段,並且正在逐步形成新的網路經濟。
微支付將可以開啟過去一些不可行的商業模式,像是:
媒體可依文章收費,而非強迫用戶訂閱
API 提供者能按使用次數收費
資料服務可依查詢次數計價,而非以「人頭」或「授權數」收費
這讓價值的創造跟獲取會更對等。例如,一位研究者只需花 0.25 美元閱讀單篇論文,而不需要去訂閱整年;AI 系統則可以以 0.005 美元即時購買 GPU 推論資源。
同時,x402 也解決了傳統支付的痛點:沒有退款風險、即時結算、降低詐騙率、具備不可竄改的審計紀錄。
雖然協議在設計十分簡潔,但整合區塊鏈驗證與私鑰管理依然需技術門檻。所以,x402 Gateway(x402gateway.io) 也為此而,它能夠將這些複雜的細節轉化成即插即用的基礎設施。
開發者可以透過 Gateway 儀表板來管理交易紀錄、收益分析、收費設定等功能。平台是基於 Next.js、Privy、Wagmi、Prisma 與 PostgreSQL 所打造,能夠完整追蹤交易與網路流量。
這也讓 x402 Gateway 成為「區塊鏈時代的 Stripe」:以去中介、透明、即時的方式,提供支付服務,同時避免自身變成新的中介方。
支付網路的價值取決於網路效應,越多人使用,它就會越有價值。過去有許多技術上完美的方案(如 L402、Macaroons)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無法突破這個困境。
x402 的策略:
簡化採用:沿用 HTTP 結構
模組化設計:只需加入 middleware
功能分離:將結算層與業務邏輯隔離
隨著 AI 代理崛起,對「機器原生支付」的需求越來越大。Coinbase 的推動與 Google、Salesforce、SAP 等企業的參與,讓 x402 不單只是開源協議,更成為可能的產業標準。
網路正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當 AI 代理逐漸取代人類成為內容的主要使用者,建立在「注意力」與「監控」之上的商業模式將會被取代。x402 所代表的不單純只是技術上的突破,而是一種價值觀的轉向,讓創作者能夠因為真實的價值被支付,讓使用者的行為不再成為商品,讓整個網路重新回到公平透明的軌道上。
當金錢跟數據不再綁在一起的時候,你還會用同樣的方式看待「價值」嗎?
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