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手教學

投資理財

區塊百科

賽道專題

幣種分析

優惠福利

市場週報

最新文章

活動優惠搜尋

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web3 community

加入每日幣研 Telegram 群組,即時掌握幣圈最新資訊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PolitiFi
    BTC
    Meme 迷因幣
    AI
    DeFi
    DePIN

      加密史上最慘絕人寰爆倉潮,4 招活過下次幣圈黑天鵝!

      Kai

      2025/10/16

      本文目錄

        2025 年 10 月 10 日傍晚,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發生了史上最慘絕人寰的黑天鵝事件,短短幾個小時之內,現貨價格波動劇烈,大量的杠桿多頭部位被強制平倉,資金像水庫洩洪一樣奔逃出市場,一夕蒸發超過 5,600 億美元。

        數日前還對後續牛市表現抱有強烈的信心、持續看多的資金,在政策突變與流動性枯竭的雙重夾殺下,瞬間被清洗。根據數據統計,這 24 小時內的清算金額高達 190 億美元,創下了加密市場歷史上單日清算金額的新高紀錄,被稱作「加密市場的史上最大清算事件」!

        如果你的手裡只拿著現貨的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幣,或許會覺得有這麼誇張嗎?這個下跌區間在加密貨幣市場似乎還算正常發揮。但其實對於習慣使用合約、槓桿等工具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一次沒有前例的大規模崩潰。現貨市場沒有全面崩跌,股票市場的跌幅也還在理解範圍,但加密貨幣市場爆倉、歸零的帳戶多到難以想像。

        這篇文章,我們就從事件回朔、市場歷史和風控視角三方切入:到底什麼是黑天鵝?為什麼這次會連環爆?過去加密市場曾發生過哪些黑天鵝事件,以及最重要的——未來又該如何、或者是否有可能預防這種系統性風險?

         


        本文關鍵 TLDR

        ・2025 年 10 月 10 日傍晚,加密貨幣市場在短短數小時內爆發史上最大清算潮,約 190 億美元部位被強制平倉、超過 160 萬帳戶歸零,全球市值蒸發超過 5,600 億美元,規模遠超過先前任何一次黑天鵝事件。

        ・本次事件起因是川普突宣布對中國進口課徵 100% 關稅,恐慌情緒在高槓桿與低流動性的市場中迅速蔓延,形成連環清算與連鎖拋售。

        ・對使用槓桿的人而言,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血洗,連使用低倍槓桿的人都可能因為插針而爆倉。但對僅持有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幣現貨的投資人來說,跌勢雖猛卻仍可承受,市場在隔日迅速反彈。

        ・控制槓桿比例、保留現金與現貨部位、分散交易平台、定期進行倉位壓力測試,才能在下次黑天鵝來臨時保住本金。

         


        什麼是黑天鵝:無法預期的崩跌,投資人最大的惡夢

        「黑天鵝」(Black Swan)一詞,簡單來說就是用來形容那些事前不可能被預期,但一旦發生就會帶來巨大衝擊,且平息後似乎可以被梳理和事後解釋的事件,可以簡略總結成三個特徵:

        ・不可預期性:在事件發生前,其可能性極低或幾乎被忽略

        ・巨大衝擊力:一旦事件發生,帶來深遠、劇烈的變化或破壞

        ・事後合理化:事後人們常能事後給出解釋,彷彿當時就能預見,形成反覆解讀的慣性。

        對於投資人來說,理解什麼是黑天鵝的重要性在於,如何在你的交易策略中,保留對極端風險的防禦意識。特別是在高槓桿、DeFi 特殊玩法與跨鏈互動頻繁的加密貨幣市場下,黑天鵝的觸發條件和發生的可能性,可能比傳統市場更多!

        既然說了無法被預期,那投資人到底該注意什麼?回顧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黑天鵝往往以以下幾類形式出現:

        ・政策/監管突變:如某國禁令、課稅政策、資金往來限制

        ・技術性失能或漏洞:智能合約漏洞、51% 攻擊、閃電貸操作

        ・信任崩潰/信用機構垮台:交易所破產、資金池跑路

        ・系統性流動性風暴:在極度恐慌時,流動性薄弱導致價格被踩踏

        ・外部巨型黑天鵝觸發:如地緣政治、金融市場崩盤、央行政策跳變

        本次 2025 年 10 月的清算事件,很明顯具備黑天鵝特徵:政策突然宣告 → 媒體風暴 → 市場大幅殺跌 → 槓桿體系崩潰。

         


        為什麼爆發黑天鵝:政策扭轉+市場過度樂觀+槓桿連環清算+現貨資金逃命

        觸發原因:川普宣布對中國軟體與出口 100% 關稅

        這次崩盤的直接觸發因子,可以說是今年出關稅之戰的餘韻,美國總統川普突發宣布將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尤其敏感軟體與關鍵出口)課加 100% 關稅,並威脅實施出口控制政策,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市場恐慌性賣壓。

        在市場恐懼氛圍下,許多資金原本擴張的槓桿頭寸,在缺乏足夠避險的情況下瞬間被觸發平倉。

        潛在未爆彈:過度槓桿累積與空頭佈局不足

        在牛市中後期,以及宏觀環境(下降)有利於市場上漲的時候,市場對「上漲」、「最後一漲」的預期濃厚時,會有越來越多投資人想要賭這最後一把,積極借入資金做多,導致杠桿比率失衡、極端升高。

        這也導致當市場走勢反轉急速時,這些多頭部位就成為祭旗,是第一批被清算的對象。光是在這次 19 億美元清算中,就有 16.7 億美元被強製平倉的部位是為多頭部位,事後不難看出多頭過度聚集,整個市場進入「太嗨」的情緒,風險對沖意識薄弱。

        連鎖反應:流動性枯竭與盤中拋壓擴散

        而在這種突發性的市場恐慌狀態下,許多做市商或流動性提供者可能因風控政策撤出資金,讓訂單簿的深度一夕之間變淺,所以一旦有大額賣單進場,價格瞬間被劇烈拉扯,出現難以想像波動。這類波動在現貨市場可能很快被修正和平衡,但發生在帶有槓桿的市場,一處發到點位,就是爆倉。

        這是清算鏈條中最危險的一環:連本來「還在賺錢」的部位也可能被觸發自動降槓桿或被迫平倉。這是的事後報導指出,有多間交易所在這次極端行情中啟動自動降槓桿機制,以防整體平台爆倉風險擴散。

        最後一擊:信心崩塌與資金逃命模式觸發

        當價格開始大幅下跌,許多沒有使用槓桿的現貨投資人,也會因害怕有更大的跌幅而選擇先行脫手,加劇整體賣壓。尤其在假期交易量較小或對新聞特別敏感的時期,資金逃命的效應會特別明顯。同時選擇性避險(例如期權買 Put)需求突然放大,也可能拉升隱含波動率,進一步加重拋壓。

        除此之外,許多投資人熱愛使用槓桿但沒有對沖或風險管理意識,也會讓整體市場對極端負面消息的耐受性較低。

        總結來看,這次的市場崩跌就是政策、槓桿、流動性、信心斷裂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可說是一場「典型黑天鵝」事件。

         


        黑天鵝關鍵數據總覽:1011 大清算有多恐怖

        讓我們快速回顧這次崩盤中的關鍵數據:

        指標

        數值或區間

        24 小時清算總額

        約 190 億美元

        清算帳戶數量

        約 160 萬個 帳戶

        多頭被清算金額(Long)

        約 16.7 億美元

        BTS 或單一平台重大清算

        Hyperliquid 約 10.25 億美元

        比特幣最低價

        約 104,782 美元

        以太最低價

        約 3,436 美元

        市場總市值蒸發

        約 5600 億美元 或 13.1 %(自 10/6 高點起算)

        單小時清算額峰值

        約 7–8 億美元/時

        單筆清算紀錄

        約 8,753 萬美元 在某交易所 BTC/USDT

        事後統計,這次清算規模是 2025 年 2 月關稅崩盤大約 9 倍,是 2020 年 3 月大跌和 FTX 崩盤的 19 倍。比過去所有清算紀錄都要高出許多,是前所未見的爆倉浩劫。從數據層面上來看,幾乎可以說是「超越過去所有黑天鵝」的一次崩跌。

         


        加密貨幣市場那些黑天鵝事件:我們能學到什麼教訓?

        加密貨幣市場雖歷史短暫,但黑天鵝事件不少。下面是幾個影響深遠的案例,以及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

        年份/事件名稱

        事件描述

        關鍵數據

        影響

        教訓

        2014 年 Mt. Gox 崩盤

        日本交易所 Mt. Gox 曾佔全球 BTC 交易量約 70 %,後被揭露大量 BTC 遭竊與資金缺口。

        約 85 萬枚 BTC 遺失或被盜(部分後回收)

        市場信任崩潰, BTC 自數百美元重挫;交易所風險首次被大眾認知。

        交易所安全、資金透明與信任是基石,破裂將帶來長期衝擊。

        2016 年 The DAO 漏洞與 Ethereum 分叉

        DAO 智能合約遭駭客利用漏洞轉走數千萬美元 ETH。

        損失約 5,000–6,000 萬美元

        社群對是否硬分叉嚴重分歧,最終分裂為 ETH 與 ETC 兩條主鏈。

        強化智能合約審計、治理設計與社群共識機制。

        2020 年 3 月「黑色星期四」

        新冠疫情恐慌引發全球市場暴跌,加密資產同步重挫。

        BTC 單日跌近 50 %

        顯示加密與傳統市場高度連動、風險共振。

        流動性與風控遠比投機重要。

        2021 年 中國打壓礦業與算力崩盤

        中國多省封鎖、禁挖 BTC ,全球哈希算力大降。

        算力一度腰斬至高峰約 50 %

        交易速度下降、礦工遷徙、算力重新分布。

        分散挖礦地區與政策風險,避免單點故障。

        2022 年 Terra / UST 崩潰

        演算法穩定幣 UST 脫鉤美元,引發 Luna 崩盤、整個生態瓦解。

        市值蒸發約 500–600 億美元

        穩定幣信任崩潰,設計與風控模型被全面檢討。

        演算法穩定幣需儲備或應急機制支撐,否則難維持信任。

        2022 年 FTX 破產

        FTX 及關聯資金池爆出內部挪用與財報不透明, 2022 年 11 月申請破產。

        資金缺口約 80 億美元

        市場信任瓦解,觸發去中心化與風控浪潮。

        集中託管與資金混用風險極高,透明與隔離制度不可或缺。

        2022 年 3AC 清算

        對沖基金 Three Arrows Capital (3AC) 過度借貸與冒進交易失敗,被法院清算。

        對外債務逾 35 億美元

        連鎖拖垮多個項目與交易所,風險沿債務鏈傳導。

        大戶與基金槓桿需嚴控;系統性風險常起於債務裂縫。

         

         


        系統性風險結構解析:黑天鵝如何在加密市場中被放大

        回顧歷史,我們常常習慣性把崩盤歸因於「政策衝擊」或「槓桿過高」這類單一因素,但在加密貨幣生態其實隱藏許多特有的結構性風險,讓黑天鵝相對容易被觸發易或被放大。

        以下是幾個造成黑天鵝的特徵,未來你只要在這些方面嗅到一點點苗頭不對的味道,就該在第一時間降低風險。

        槓桿清算的連鎖反應

        當市場反向波動觸發多頭被清算時,清算活動進一步壓低價格,誘發下一批清算。這就形成「下跌 → 清算 → 價格被踩 → 再清算」的連鎖飯應。如果平台設計沒有做好好彈性空間或限額機制,就容易在瞬間爆倉浪潮中被碾過。

        這種機制在高風險時期相當有破壞力,即使部分倉位尚未虧損,也可能因流動性短缺或降槓桿機制被迫平倉。

        流動性風險與假日/時間段低量效應

        在極端時段(如假日、夜間、美股休市時間),市場本就流動性較差,此時如果遇到突發消息,流動性提供者可能撤出,使得訂單簿極度薄弱。大單進場即可造成「滑點放大」、價格瞬間崩跌。(如果做市商和交易所在波動下封鎖部分倉位或限制杠桿,也會進一步壓縮市場深度。)

        穩定幣脫鉤與錨定機制失靈

        許多 DeFi 應用與杠桿交易依賴穩定幣(如 USDC、USDT、DAI 等)作為計價或抵押基礎。如果穩定幣出現脫鉤或信任危機,就會直接削弱整個資本流通的穩定性。

        黑天鵝期間,如果穩定幣的信用被質疑,資金抽離速度將加劇清算鏈條。

        單一託管人/集中平台風險

        當交易所或清算平台集中度高,或在資金託管、風控、監控上存在單一故障點時,一旦那個節點出問題,整體體系可能被拖下水。

        例如,若某交易所因技術故障、資金擠兌、信任崩潰導致清算不及時,其他平台可能會連帶受到信心波及與資金挪動壓力。

        資金池互聯與債權鏈條風險

        在 DeFi 或跨鏈借貸環節中,很多資金池、借貸協議、抵押池互相依賴。一旦其中一個資金池遭到清算或債務鏈條被撼動,鏈式反應可能導致多個協議被牽扯。

        這就像金融世界的骨牌效應,黑天鵝事件一旦觸發,就可能一路連鎖崩潰。

        信任崩潰與恐慌性拋售

        當市場上某個大戶或某家交易所被曝出風險或內部問題,投資人信心快速瓦解,可能引發恐慌性拋售,形成自我強化的下跌趨勢。

        在黑天鵝時期,即便新聞本身不見得致命,但「信心崩潰」自我放大效應足以引爆系統性崩潰。

         


        未來如何降低類似的黑天鵝風險?建立良好的倉位意識

        當然,從結果上來看,未來要避免類似的風險,謹慎或完全不使用槓桿,只持有現貨可能最好的選擇。但如果非得使用槓桿,面對黑天鵝這種不可完全預測的事件,投資人能做的是在結構層面建立足夠的緩衝、強化風控、提升彈性。

        ・槓桿上限:把可用槓桿上限訂在晚上能睡得著的級距(常見是 1–3 倍),在週末與假期等預期流動性可能會減低的時刻提前減倉。

        ・止損與保險:提前設定「價格/波動」停損機制,避免手速不夠快突發事件導致整倉全爆

        ・現金流與資產分層:避免 All in 槓桿產品,預留部分穩定資產、現金或現貨,避免滿倉迎接黑天鵝

        ・壓力測試:定期演練「20–30–50%」的回撤,檢查清算臨界點,看看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能承受這樣的波動

        總結來說,控制槓桿、建立多元化且體質健全的投資組合,才是能夠長期在加密貨幣市場存活下來的策略。

         


        筆者觀點

        加密貨幣市場的黑天鵝從 Mt. Gox、The DAO,到 Terra、FTX,再到這次 2025 年 10 月的巨量清算,每一次都是在提醒投資人:市場再怎麼樂觀,都不會永遠向上,風險永遠存在。尤其進入牛市中後期,越常有極端行情或怪事發生。

        有趣的是,這次 2025 年 10 月的清算,雖然可以說是加密貨幣市場最有衝擊力的黑天鵝之一,但市場並不像先前幾次黑天鵝一樣一夕之間進入熊市,反而隔天迅速反彈,顯示撤離的資金又快速回流。尤其主流幣、現貨持有者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這是個只有槓桿受傷的世界。

        雖然有點殘忍,但這樣大量資金洗牌,或許可以視作一次清理、重整的機會,槓桿清完了,降息還要來,牛市繼續舞。

         


        延伸閱讀

        為什麼牛市不該開合約? 勝率、資金費率、爆倉門檻分析

        比特幣合約槓桿必懂工具! 用爆倉數據和清算圖守護倉位

        加密貨幣槓桿交易教學|槓桿交易是什麼?跟合約交易哪裡不同 ?






        Kai

        主要關注 DePIN、AI、Crypto Gaming、 RWA。因為投機而來,留下來是想知道會發生什麼好玩的事。

        Further Reading

        延伸閱讀

        #

        熱點話題

        #

        合約教學

        為什麼牛市不該開合約? 勝率、資金費率、爆倉門檻分析

        觀看更多熱門文章

        每日幣研 市場週報

        每週兩則電子報,全方位從總體經濟、鏈上數據、融資近況、項目動向快速解讀加密貨幣市場

        訂閱週報

        logo

        首頁

        最新文章

        全部文章關於我們聯絡我們網站聲明 隱私權政策

        HK

        TW

        ©台灣每日幣研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