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2025 年 3 月 5 日,股市與幣市籠罩恐慌情緒,市場憂心美加墨貿易戰升溫,BTC 僅花 2 天就從 94,000 跌破 83,000,川普卻在當日突然宣布將延後一個月加徵關稅。一夜之間,大盤止跌回升,BTC 快速彈回最高 93,000,而後在 4 月就業市場未出衰退訊號,川普宣布針對全球課徵最高 54% 關稅,BTC 及全球股市重摔,ETH 甚至跌回 2023 熊市末期的水準。分析師推測,川普政府的關稅談判力道背後與美國實體經濟相關,就業市場越趨強勁,就給予川普更衝擊全球的談判籌碼。
由此可見,美國的就業市場數據早已成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指標,不僅能反映經濟動能,更牽動聯準會政策走向,甚至成為總統談判的籌碼。
本文將帶你快速掌握影響市場行情的三大就業數據,協助你建立總經基礎,搭配幣研週報的宏觀趨勢分析,讓你在交易市場中時時了解總體經濟風險及潛在機會、做出更精準的判斷。
發布週期:每月第一個星期五(偶有例外)
數據內容:美國上月新增多少非農業就業人口
主要分析「新公布的數據與市場預期差異」以及「是否有前值修正」,具體影響如下:
通常在數據公布後的 1 小時內,比特幣及大盤價格會有劇烈波動,方向如下:
數據高於預期 → 實體經濟良好,市場解讀「降息減緩」、「升息」或「關稅推進」 → 利空大盤
數據低於預期 → 實體經濟走弱,市場期待「降息」、「升息減緩」或「阻止關稅」 → 利多大盤
圖:新的前值顯示紅色,代表前值下修;新的前值顯示綠色,代表前值上修
除了當月公布的數據外,市場也會關注前值是否被修正。「前值修正」指的是上個月公布的數字,根據後續統計進一步調整。雖然已是舊數據,但仍會改變市場對總體經濟的預期及看法
前值修正對市場的影響邏輯:
前值上修 → 表示過去經濟比原本認為的更強 → 利空大盤
前值下修 → 代表過去經濟比原本預期更弱 → 利多大盤
Source: 美國非農業就業人數變化 | Investing
小非農是由民間公司 ADP(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 Inc.)統計的私人企業新增就業數據,通常在正式非農就業報告發布前兩天公布,因此又被稱為「非農前哨戰」。
雖然不是官方數據,但因發布時間更早,預測能力佳,仍具高度參考價值。
發布週期:每月第一個星期三(會提前非農就業數據兩天發出)
數據內容:ADP 公司統計的私人企業新增就業人數,不包含農業及公部門
高於預期 → 實體經濟良好,市場解讀「降息減緩」、「升息」或「關稅推進」 → 利空大盤
低於預期 → 實體經濟走弱,市場期待「降息」、「升息減緩」或「阻止關稅」 → 利多大盤
ADP 數據公布後市場的波動率遠不比 NFP 大,但可以透過 ADP 數據去預測 2 天後的 NFP 公布情形。
如同 NFP,ADP 的前值修正事件重要性也很高
Source: 美國失業率 | Investing
發布週期:與非農報告同步,每月第一個星期五
數據內容:美國全國失業人口比例
失業率平時變化不大,但在經濟危機時會明顯跳升。當失業率飆升,我們可以拿它來對比過去危機(像次貸風暴、疫情爆發),判斷這次的衝擊是否比過去更嚴重。
由上圖可明白最近三次經濟危機對就業市場的衝擊程度:
2020 年 COVID-19 疫情
2008 年次貸風暴
千禧年初期網際網路泡沫
低於預期 → 經濟恐慌程度不如預期,強力救市措施不會出現 → 短多長空
高於預期 → 經濟恐慌時失業率大幅飆升 → 預測聯準會馬上會有救市措施 → 短空長多
透過 Powell 的演講可以更明白聯準會目前如何看待總體經濟,原則上 Fed 只會在衰退訊號明確出現時才會決定降息,但目前不管觀察通膨還是就業市場數據,都僅有「潛在」風險,因此 Fed 會持續保持觀望不降息,直至衰退現象出現。
3 月的失業率維持在 4.2%,Powell 表示勞動市場持續在「均衡」狀態,不是過熱也並未正式進入衰退。儘管數據穩定,但企業主普遍表示「不敢擴張、不確定未來」,反映市場信心不足,也讓聯準會對景氣前景更趨謹慎。
新政府關稅政策實施力道超出預期,Powell 表示對經濟帶來的衝擊將超出市場預期,可能推升短期通膨、壓抑經濟成長。儘管核心 PCE 還在 2.8%,通膨已從 2023 年的高點回落,但近期下行趨勢放緩,「二次通膨壓力」開始浮現,通膨一但走高將阻止降息。
Powell 強調當前政策為「溫和緊縮」,尚未具備降息條件。除非關稅引發引發一次性且劇烈的通膨危機,否則聯準會將維持利率不動,等待更明確訊號再評估路徑調整。
Source: Powell Speaks 日期與時間|Investing
鮑威爾談話的日期與時間不固定,推薦追蹤幣研經濟月曆或是 Investing 版面
閱讀完本文後,相信讀者們已了解就業市場三大數據以及近期總經脈絡。
最後需要再次提醒,本篇所談的「數據影響」,前提都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成立。實際上,總體經濟經常受到多重因素交織影響,單一數據往往無法完全解釋市場變化,也不應作為唯一的交易依據。
雖然單純理解這三大就業數據,還無法讓你具備獨立分析總經的完整能力,但已足以開始「看得懂機構發布的總經報告」或「聽得懂鮑威爾談話內容」,取得快速跟進前沿資訊的能力。
Bill
聚焦在宏觀數據、總體經濟、DeFi 賽道。喜歡用經濟學思考萬物本質,對冷僻新事物充滿興趣